服务热线:15565553317

《淮河歌谣》:最亲是乡音

作者:许海明 杜超刚

   民歌、歌谣是人民的创作,它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是我们民族音乐的的瑰宝,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诗歌、戏曲、曲艺等艺术,都曾起过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民歌,由于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因而长期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它提供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从中汲取养料,从而创作出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音乐作品,这对我们文艺工作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淮河歌谣顾名思义就是广泛流传于淮河流域的民歌、民谣。

    淮滨地处豫南,是淮河中上游的结合部,瞻前大别巍峨,身旁淮水潺潺。可谓“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着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渔歌荡漾、五谷金黄、春之花繁、冬之梅香。从古至今,沿淮地区人民勤劳淳朴、心地善良、崇尚高雅、喜爱歌唱。千百年来淮河歌谣像涓涓细流流传至今,它见证着时代的变迁,述说着人们心中的喜怨,内容之广,曲调之丰,可谓是我们音乐创作怕宝库。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诠释我们的淮滨歌谣。

    一、叶茂枝繁,深深地扎花生活的土壤之中,这就是我们的淮河歌谣。淮河歌谣所反映的内容都是和人民的生活实践紧密地耿系的。“过去农民真可怜,没吃没穿又没钱。昨天小鸡下了蛋,今日拿去好换钱。买油头盐又买线,还要愁急米和面,三一三一三十一,一年一年又一年。整天想来整天盼,何时才能吃饱饭"。在旧社会里,劳动人民受着种种的剥削和压迫,他们以亲身的经历,编唱民歌,或述说痛苦的生活,或表示对反动统治阶级的不满。解放以后他们歌唱翻天覆地的新生活,表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火样激情。“能改天能换地,能干四化创奇迹。敢叫贫穷变富裕,是党给俺回天力”,“高楼人厦靠栋梁,花木生长靠阳光。俺有今大好光景,幸福全靠共产党”。情真意切,语出肺腑。民歌是历史真实的反映,我们要向民歌学习,扎根生活,歌唱生活。

   二、淮河歌谣形象生动,意境鲜明。“打铁不怕火星子高,革命不怕杀人刀”。反映了人民对革命的决心,无所谓惧,视死如归。“青杨柳树根连根。党中央和俺心连心”。“一行行大雁飞千里,人民怀念周总理”。这种类似的淮滨民歌很多很多,所用比喻生动贴切,语言质朴无华,感情真挚。跟那些标语口号、味同嚼蜡一些所谓歌曲作品是不可媲美的。

   三、淮河歌谣有丰富的表现手法。许多民歌民谣语言形象生动,思想内容感人,而且还白于它和音乐结合以后便于演唱,记在心里,活在嘴边。淮滨民歌的主要特点:是它的音乐语言、艺术形式及其表现手法的简明和洗炼,音乐形象准确而生动。《对针》、《打夯号子》、《探妹》、《闹元宵》、《小秃劝妻》等等,形式和风格多姿多彩,至今唱来仍有滋有味。

   四、淮河歌谣的曲式和体裁也是多种多样的。船歌、渔歌曲调高亢、镣亮、激昂、奔放、音域宽、节奏自由而富于变化;乡间小曲小唱曲调优美、柔和、音程跳越小,结构较冼炼,精巧。叫卖音乐地方特色浓郁;佛道教会音乐凝重、肃穆。概而论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形成的民歌风格,今天的淮河歌谣,已成为豫南民歌百花园中的一束奇葩。非常值得我们今后在学习中进一步挖掘整理,传承发扬。


2016年8月19日 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