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565553317

融融:读老子《道德经》随感

        读完了《皇帝内经》后,我从三月十四日至十八日又读老子《道德经》。十九日后进入读《楞严经》将接着是《圣经》这是我每年春天都要做的事。已经成为习惯。

“致虚极,守静笃”这是老子《道德经》里的话,是我小时听爷爷挂在嘴上话。那时是在爷爷的故事里面讲的修行人。也让我时不时好奇地想想,一想这六个字就静了下来。慢慢成为我沉静法宝,开始有了静思习惯。

工作后,事情多了,我又好静,就更喜欢读老子《道德经》,后来就更爱第六章全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其意为:使自己的心灵虚寂到极点,使生活的清静达到极至;世间万物一齐蓬勃生长,我仔细观察它们往复的过程。那芸芸众生万物,都归复到它们的本根。归复本根叫做清静,清静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叫做自然规律,知道了自然规律叫做聪明。不知道自然规律的人,盲目作为就会产生灾凶。认清了自然规律的人就是包容,包容就是坦然公正,坦然公正就是周全,周全就是天,天就是道,道就是长久,终身没有灾难与危险。

有这些话进入我的心里,我的生活总比别人慢半拍,多时都不能急,特别是遇事时,更是如此。现实人确实太累,为了功名利禄,为了声色货利,为了身外之物,成天辛苦劳累,有人有间房子住还不满足,还想住更大一点,更亮一点,更豪华一些,更黄金地段一些,他们又是房贷,又是打几份工,成天忙得找不着北。有人为了升官,想尽了旁门佐道,用尽的七姑八姨,说尽的好言细语,拜尽了各路神仙,他们满脑子都想着升官,跟范进中举也差不了多少。老子曰: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我们人的根在哪里?想来想去,还是在大地比较正确。人来自于偶然,但去是必然,不管不论人生几十年生活的怎么样,回归自然,回归大地那是必然。拥有太多的负担和累赘,必然在获得的过程中付出太多的心血和汗水。如果这心血和汗水为了是更多人的利益,还有些必然,如果为了个人,为了个人的小圈子,还不如“清静”些活的潇洒。因为人在追求过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必然要付出过多的不该付出的东西。

我的一个朋友问我做什么?我说,看书呢!听后她非常震撼,竟然还有人把时间用在看书上,多么奢侈。现代人都干什么?忙做生意,忙赚钱,忙升官,忙捞钱,忙下馆子,忙炒股,忙游戏,忙上网上找刺激,谁还有时间看书,那是那个时代的童话了。

“致虚极,守静笃。”如何使自己的心灵和生活达到空寂的境界,是现时非常不容易做到的。老子所追求的这个境界,需要我们抛弃物欲、官欲,享欲、乐欲、食欲、娱欲等七情六欲,如果我们能在追求这些“欲”的道路放缓些脚步,也是现代社会的一大进步。达不到老子一贯主张清静无为,恬淡寡欢,在追求这些东西的道路上悠着点也是可以的吧。

每年都会读《道德经》就是因为喜欢《道德经》的语言,喜欢《道德经》能用简练的语言说明深刻的道理,为什么每一篇非写一段感言不可,也是为了增强记忆,并不是展示什么。读书就是为自己心静。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其意为:委曲便会保全,弯曲则会伸直,低洼就会盈满,破旧则会更新,要求的少就会得到的多,得到的越多则越迷惑。所以圣人抱守“道”为天下第一法定模式。不自我表现,反而能彰明;不自以为是,反而能彰显;不自我夸耀,反而能得到功劳;不自我矜持,反而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代所说的“委曲则能保全”,哪能只是空话?它是实实在在能够达到的。

   《道德经》阐述了老子的主要思想,主要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

 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老子对道、德的理解,在首章首句就阐述得非常清晰明显,气势磅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他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老子眼里,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言的,而“德”为具体事物生的原理。  

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可以成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形”,而物体之所以可以成为物体本身,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很有其独到性。现在看来有些观点很幼稚,但在当时的背景下,称之为高瞻远瞩也不为过。他的一些阐述,让人很容易看清他思想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德”,可以称为“常德”。而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老子认为“知常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袭明”,或“习常”。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

与之相对的,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老子称为“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

  老子在为人处事的做法上的观点跟孔子的不大相同。

  他认为,因为一个事物的发展至极点,必然会向其反面发展变化。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强人的哲学,他教导强者要收敛光芒,以弱居之。这是老子正反两面会互相转换的理论的运用。如三十六章云:“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

  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积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则要用减法,步步否定。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也就是说,面对现象,要视之为表相;得到真理,要视之为相对真理;再进而层层追寻真理之内在本质。

  老子对仁义、礼的见解跟孔子大相径庭,完全不同于儒家学派的观点。

 《道德经》十八章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意思是说: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所谓“仁义”。出现了聪明智慧,才有严重的虚伪。家庭陷于纠纷,才有所谓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忠臣。《道德经》三十八章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但不是说老子视就反礼,因为礼有形式与内容两个层次,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即反对形式复杂的礼仪条规。

  在老子看来,我们所讲的仁义和伦常,都是因为“道”丧失的结果。而且只有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和家庭不和的时代,仁义礼法才会成为社会的需要。所以老子认为应该废止文明和仁义,从小康社会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时代,即没有邪恶,不需要道德规范制约人们行为的,真正充满道德、仁义、孝慈、信义的小国寡民时代。小国寡民的社会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正好的《道德经》,听说在出大哲人思想家的德国倍受珍惜,据说每家都有一册,而在我们国家能否达到呢!我不知道。因自己喜欢的书,只要见到就要收藏。我家有此书的几个版本。她对我人生身心的健康起到平衡慰安的作用。所以每年春天里都要和几本经书一样重读再读。以给我一年开始有新的思路有引领和导航。


2017年3月22日 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