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古城和张果遗迹
尤新峰
安宁古城在淮滨县的张庄集,位于淮河南岸,距县城约9公里。淮河从古城西下向东流去,后因河道的变迁,才形成今天由西折向北流的情势。古城沿河而筑,相传东起马王寺,西至奶奶庙,号称三里长街。如今古城墙已不复存,但残砖断瓦随处可见,民国末年还有大南门,大北门、朝日门和东西南北四座稍门等遗迹。
张庄的历史是很古老的,1984年文物普查时,曾在张庄街上发现明万历年间的《武当山碑训记》残碑,历史上张庄的寺庙建筑很多,这块残碑究竟是哪座寺庙遗留下的很难搞清楚。在古城南郊夏营村出土有咸康铜钱和带有“乾化”印记的金耳挖,这两件文物都是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的遗存。在清乾隆《光州志》中收有明朝嘉靖十四年进士、重庆府知府刘绘写下的《春日游张庄寿安寺》诗作。刘绘是光州人,这首诗是他退居家乡后来张庄游玩的游记诗。淮水西来,寺宇东耸,从上述史料中我们隐约可感觉到古代张庄的繁华美丽。
张庄作为安宁县的县治是在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是淮滨一带行政统治最混乱的时期。西晋末年,由于司马氏集团的极端腐败,导致了我国历史上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鼎立。南北朝是我国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我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灾难最为深重的时期,淮滨地区的人民更不在例外。330年,羯族人石勒建立后赵国与东晋以淮水为界。383年,前秦符坚进攻东晋,兵败淮河北岸,八公山上草木皆兵。417年东晋刘裕也就是后来的宋武帝灭后秦,取淮北及洛阳一带地。422年北魏夺宋司州(洛阳)全部青、兖、豫州大部。450年又大举攻宋,兵至江北瓜步山。489年北魏孝文帝建立了东豫州新蔡郡,领有苞信、长陵两县。524年,南朝梁武帝收复了今淮滨县域一带,并在张庄设立了安宁县。《梁书裴邃传》载:“明年(普通五年)复破新蔡郡,略地至于郑城,汝颖之间所在响应”,梁武帝太清六年又以弋阳(光山)为光州,《梁书武帝纪》载:太清六年诏曰:二豫分置,其来以久,今汝颖克定,可以前代故事,以悬瓠(上蔡东)为豫州,寿春(寿县)为南豫”,此间还设苞信为梁安郡,升长陵为长陵郡。张庄作为安宁县被南朝梁统治二十多年后,于549即东魏孝静帝八年梁武帝死的同年又被东魏攻取。东魏在江淮以北于汝南旧地分为弋阳郡、汝南郡、新蔡郡、长陵郡。安宁县治乃沿梁制,归长陵郡管辖。因此《魏书·地形志》记载:“东豫州长陵郡领县三,长陵、包信、安宁萧衍置,魏因之,有期思城、孙叔敖庙”,清乾隆《光州志》说:元魏据有江淮以北,创改州郡……长陵郡领县三,其一安宁,为期思之分邑。张庄设安宁县治从梁武帝初直至隋朝的统一,大约经历了六七十年时间。
张庄不仅是南北朝时期的安宁古城,而且还有张果城、余家台等古迹。余家台今不可考,张果城在集北,即今猪拱城电灌站处。由于年代久远,当地人方言讹读,把张果城三字逐渐误读为猪拱城,并附会出老母猪一夜间拱出一座城的可笑传说。张果城的传说本来就已经很玄了,猪拱城的传说几近无稽,可见民间传说的变异之惊人。张庄不仅有张果城,还有果老庙,果老墓、果老树、果老潭等一系列张果遗迹和民间传说。因此,人们又把张庄集唤着仙庄集。张果老是八仙之一,史传说他久隐中条山,在汾、晋间来往。唐代武则天时已经数百岁,武则天遣使召见,果诈死,后人见其于恒州山中寄居。世传他是由蝙蝠精所化,受道于铁拐李。常倒骑白驴,日行数百里,休息时就折叠其驴,纳入巾箱。唐代郑处晦《明皇杂录》中载其故事。新旧《唐书》有张果传,将其列入方技类。张果来淮河上游一带的活动鲜见历史记载,清《光州志》《固始志》的编篡者虽然把张果城等遗址、遗迹收入志书,但在志中也表示了疑问,觉得不解其中之迷。张果城的规模很大,联系到张果墓,大概会是陵园一类的建筑,由于年代久远,遗址已非,无法考证。张庄的张果遗迹在豫南不是个例,乌龙集也有张果庙,民国末年毁坏,庙在今城关一中和老水利局处,古时谓之莲花池畔。庙前的莲池道上有石桥,相传桥上有驴蹄的印痕深刻而明显。从史传看,张果一直在中条山,恒州山中活动,别说是淮河,连黄河也没过,怎可能到张庄留下遗迹呢?但反过来想,张果是神仙,他哪不能去呢?张果遗迹应该是一种文化现象的结晶。张果既然是神仙,他来豫南,并到淮滨的张庄乌龙集留下遗迹,也就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