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员杨铭西
今日淮滨 尤新峰
杨铭西本名杨绪震,字铭西,号汉光。光绪十一年(1885)生于息县乌龙集(今淮滨县城关镇),父杨春茂,号松亭,乌龙集知名绅士,淮滨京剧团的创始人之一,家有地产三百亩,乌龙集开有粮坊,系地主家庭。
杨铭西幼年在乌龙集私塾和息县学堂读书,光绪二十九年(1903)考中癸卯科举人,之后在开封中州公学担任会计兼修身教员。宣统元年(1909)日本东京同盟会派人到河南开封组建同盟会河南分部,杨铭西为较早入会的同盟会员之一,他借中州公学教员作掩护,在学界的教师、学生中积极发展会员,开展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史》第一篇第一卷河南记载:“辛亥革命前三年,东京同盟会派杜潜等到开封成立革命机关,扩大组织。1910年成立同盟会支部(在开封)刘纯仁代理支部长,至次年春就议定甲乙丙丁四部,进行起义准备,甲部策动新军防营,由刘纯仁、杨源懋等负责;乙部策动学校教员、学生、由王杰、杨铭西等负责;丙部发动各州县仁义会,由王天杰,岳秀华等负责;丁部组织绿林武装,由王天纵、刘镇华负责,每部刊刻将军大印一颗”。张钫将军也在《辛亥革命回忆录》书中记叙到:“杜潜回国,在开封组织分部,设立秘密机关于中州公学。中州公学校长杨源懋(字勉斋,偃师人),教员暴式彬、杨汉光(息县人,前清举人)……刘镇华(字雪亚、巩县人)等参加组织,借公学掩护,吸收会员,时间不久,入会会员已有二百余人”。根据上述史料的记载,杨铭西不仅是河南的早期同盟会员,而且是负责学界开展革命活动的领导人之一。
武昌起义的第二天(1911年10月13日),同盟会河南分部在省会开封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清军尚未南下之际,抢先在开封发动起义,决定派杨铭西、杨勉斋等赴豫西联络嵩县绿林首领王天纵和洛阳一带的秘密结社,攻取洛阳,配合省城开封的革命起义。《辛亥革命在河南》一书记载:“武昌起义后的第二天……当天下午同盟会河南分会的负责人刘纯仁就在政法学堂召集留汴会员紧急会议……会议决定乘反动官府十分慌乱,而大队清军尚未到来之际,抓紧时机先在开封组织起义。具体方案是:一、联络曾留学日本的第二十九混成协协统应龙翔所统新军作主力,并联络巡警在开封城内起义;二、起义成功后可以仿照湖北办法,推应龙翔为都督,协参谋姚任支为副都督,咨议局方贞为民政长,其它各职以后再定;三、由刘纯仁联络学界,由当时充任开封巡警东区区长的刘炳阁联络巡警,由当时在协司令部任职的吴沦州联络新军及陆军小学;四、另派杨铭西、杨源懋等赴豫西联络嵩山绿林王天纵部和洛阳一带秘密结社攻取洛阳,为省城起义声援;五、在北大街和合堂(后移优级师范学堂)设立机关,进行统一领导。1911年10月,杨铭西先到巩县张兰圃家秘密活动,讨论制订起义计划。张仲鲁先生在《河南文史资料》第六辑撰文回忆说:“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后,清华学校停课,我乘京汉铁路未中断赶回了巩县家乡……杨勉斋、刘粹轩、杨铭西、王伯功等都到我村,由我叔兰圊招待(我叔和杨勉斋是同科举人),计议发动豫西各地杆子参加起义。”杨铭西等人赴豫西和王天纵接上关系后,制定了攻占洛阳的计划,由于起义前计划泄露,导致起义失败,千余人受到通缉,杨少万,刘果、南大定等数十人被军阀张镇芳杀害。河南革命党人遭受巨大损失,杨铭西被迫逃离洛阳。
1912年4月,同盟会河南分部内部分裂,一部分人加入了袁世凯的御用工具“统一党”。为抵制这股逆流,杨铭西同沈竹白,陈仲禹、陈伯昂等二十余人发起组织了“河南社会党”在开封双龙巷路北租一处房子作事务所,积极发展党员。在1912年5月26日的《大中民报》上刊登了《河南社会党通告》,同时极力为辛亥革命中死难烈士的善后事宜奔走呼号。同年10月,陈伯昂接同盟会曾昭文转 来孙中山指示信,筹备成立中国国民党河南支部。杨铭西是支部积极分子之一。
1913年,孙中山、黄兴发动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在武昌龟山开会布置起义。因河南成绩不突出,没有通知河南派人出席会议。杨铭西及《民主报》的贾侠飞,张笃庆等人心中很不舒服,决定在“二次革命”起义的前十天,在开封搞一次大的行动来配合起义,于是,就于7月1日策划炸毁了开封火药库。因参与策划实施开封火药库爆炸事件,杨铭西受到袁世凯的通缉,避难于蒙古,大同等地。
1918年的护法运动期间,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副总司令张钫多次电请杨铭西前去调停靖国军秦龙予部和镇嵩军刘镇华部之间矛盾。杨铭西本和刘镇华同为中州公学教员,但刘镇华认为杨铭西偏袒于靖国军。因此,在杨铭西回返途中派出一营士兵假份土匪将杨铭西杀害于陕西省周至县,杨铭西死后,靖国军参谋长暴式彬(字质夫)在所著的《战争记余》一书中说:“铭西死,吾河南无人,字周死,吾河北无人!余每与朋友谈,谓铭西、字周有统驭南北之望,今已矣,余望绝矣!余以哭铭西,字周者哭河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