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565553317

刘彦卿:淮滨观“集”

     7月6日,我有幸参加河南省杂文学会组织的“河南杂文名家走读淮滨”活动。驱车进入淮滨县境,公路两边的指示牌便开始凸显淮滨气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那扑面而来的“集”。芦集、赵集、马集……应接不暇的以 “集”为名的村庄,让人顿感一股浓郁的农耕文明之风。在淮河宾馆入住后,与同来的几个好友在县城闲逛,发现县城所在地也是一个“集”——乌龙集。
    于是,我便开始了淮滨观“集”。我生于农村,对集并不陌生。乡村的集,实际上就是一个个贸易市场,大多位于交通相对便利的乡镇所在地或大的村庄。因为乡下不及城里,可以随时随地买到各色生产、生活必需品。一个个村落零散得很,很少有商店之类的,所需百货除了偶尔的货郎之外,便是靠这些集。因此,“赶集”便成了乡下人的家常便饭。所谓“赶集”,赶者,披星戴月、争先恐后也;集者,人群聚集、物资堆积也。正是有人有物,共赴盛会,方能互通有无、各取所需也。
    淮滨地处平原,是中原地区典型的农业县,农业资源和水利资源都很丰富。县域内各乡镇大多沿淮河、汝水一线分布,基于生产、生活资料交换和流通的需要,“集”便应运而生,而且星罗棋布,热闹异常。
    据当地的朋友介绍,历史上淮滨一带,最早的“集”当数今淮滨县东南的期思集。期思,原为西周蒋国故都,位于白露河、淮河之间,地势相对低洼。历史记载,期思籍历史名人孙叔敖,曾“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这并不是说决白露河、淮河之水,去灌溉南面上部的“雩娄之野”,而是在期思县境上部高处决开河岸,引水灌溉雩娄山区下面的平原。由此可见,春秋时期的期思南至大别山北,可谓淮西南部的一大都会。两汉至隋时,期思为县治,唐初县废入固始,改名期思集,很快便发展为固始第一大集。明及清康熙年间名期思店,乾隆后再度更名为期思集,直至今日未变。
    明清至民国时期,淮滨境内最大的集镇当数乌龙集。淮滨县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置县,由固始、息县两县析置。淮滨建县前,乌龙集属息县,清嘉庆《息县志》疆域图上在淮河北岸标有乌龙集。据乾隆《光州志·盐法》载:“本州共计一万二百一十六引盐船,自淮北至正阳关,经乌龙集小船起驳,由淮河入境抵州”。民国的乌龙集仍是息县第一大集,这得益于其占有淮河码头这个天时地利,陆上车水马龙,水中舟楫来往如梭。史料记载,1949年的乌龙集8000人,有锦货店13家、百货店铺67家、盐粮行68家,烟厂两家(生产的“四民牌”“竹叶牌”香烟驰名全区)。每遇阴历双日逢集,每集成交粮食500石,杀猪200头以上。其实,乌龙集的历史与期思集一样悠久,据说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今城关镇一老人曾在八尺深地下挖出汉砖一块,另一村民在自家院内打井时,曾在一丈多深的地下挖出房盖上的淮草,均可见证该“集”历史之悠久。汉代以前,淮河紧邻期思,码头兴盛,这是其他县城内集镇不可比拟的。
    与淮滨县城隔河相望的张庄集,也是名声在外。张庄集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期思邑的一部分,南北朝时设过安宁县。如今安宁古城早已不存,但护城河还较好地保留着。张庄集还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果老的故乡,曾一度改名为仙庄集,当地居民至今仍称仙庄集。因其紧靠淮河码头,货物四通八达,集市一直较为繁荣。张庄集不仅有张果城、安宁城古城遗址,还有众多的古寺庙遗址,如真武庙、金龙四大王庙、张果庙、奶奶庙、寿安寺、马王寺等等,这使得张庄集具有一定的庙会色彩。
    同样具有庙会色彩的还有北庙集。古人为神立庙,庙门皆是朝南开。可是在淮滨县北庙集上,所有庙门却都是朝北开的。据说古时候,白露河南岸只有一座东王庙,庙门北水朝南开。当地百姓很崇拜神仙,天天到庙里烧香敬神,希望神仙能降服洪灾,造福乡里。然而百姓的善良愿望没有实现,洪水仍然一年比一年凶猛,把两岸的庄稼洗荡一空。百姓的日子苦得没法说。有一年,又是一场特大洪水,冲开了河堤,一个浪头,竟将河南岸的东王庙冲倒卷走了。一时间人们六神无主,惶恐不安。正当人们哭天嚎地准备逃难时,河面突现红光,接着响起一阵炸雷。雷声响过,竟然风平浪静了,洪水迅速退落下去。人们走出家门,惊奇地发现东王庙那片遗址上,面目朝北并排坐着土地、灶王、雷公、风汉、火神及太白金星六尊石头像。难道是上界神仙前来解救落难百姓吗?人们又惊又喜,纷纷跪倒在神像面前磕头谢恩,并在白露河南岸为众神立庙,然后把六位神像“请”进庙里供俸。因六位施展神力、镇退洪水的神仙出现时都是面朝北坐的,所以把庙门都建为朝北方向。北庙集也由此得名。
    在淮滨,还有一个供豫皖两省村民赶的村集——栏杆镇范岗村街集。这是一个村街的街集,每逢集日也是热闹异常。尤其是年集时,一公里的村街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购置年货的村民你来我往,从上午9时至下午5时,“赶大集”的村民是络绎不绝,走的走,来的来,一条村街好不热闹。范岗村位于洪河南岸,与一河之隔河北岸的安徽省阜南县方集镇、洪河桥镇毗邻。村街逢农历单数开集,至今已有几十年历史了。由于这里农产品和各类物资齐全,不仅邻近乡村的村民,就连河北岸安徽省的多个村庄的村民也时常被吸引到这里“赶大集”。
    看到我对淮滨的集市感兴趣,负责活动接待的信阳市杂文学会的朋友专门帮我查寻了相关资料。据清 《光州志》《息县志》《固始志》等记载,淮滨具有一定规模的集镇还有:临淮集(在今芦集乡淮滨村附近)、吴家集 (今邓湾集西北)、吉庙集、杨家集(今新里镇杨集村)、马李店 (今麻里)、张村店(今张里乡驻地)、三空桥(今三空桥乡)、马家集(今马集镇)、凤仪集 (今固城东,已废)、马关店(今王家岗乡马关村,已演变为洪河桥头)、两河口 (今王家岗乡两河集村)、谷堆集(今谷堆乡政府驻地)。
    淮滨的农村集镇,虽然是农村经济和生产资料交换的需要,但其发展也会受到经济发展、行政建制、交通建设布局、河道迁徙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根据历史记载来看很多古集镇今天已经消失,比如,芦集范围内的临淮集、邓湾范围内的吴家集,台头范围内的胡家集,固城范围内的凤仪集、瓦庙集、小街子,赵集范围内的黄坂镇,王家岗范围内的两河口集、任武集、徐家集,谷堆范围内的上瑶集,期思范围内的袁店子、徐家滩,张庄范围内的任家店,新里范围内的杨方楼、杨像集等16个颇具规模的集镇今天已经成为一般村落而失去了原有的经济交流功能。但也有一些古村落集镇今天仍发挥着经济交流作用,作为淮滨乡镇一级集市交流服务的补充,比如谷堆集、三空桥,王店子上升为乡镇经济中心,郭集、麻里店、高林集、马埠口、马关集(已变成洪河桥头)、北庙集、老栏杆、吉庙、张门集仍然是淮滨农村经济物流交换中心,继续为农民服务。根据历史记载,淮滨地区的小集镇,到清朝乾隆年间曾一度有41个,平均29平方公里就有一个。新中国成立之后,小集镇的建设更是得到快速发展和质的飞跃,基本形成以乡政府所在地为中心,以主要地缘关系的小集镇为补充,有目标、有规划地逐步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中心小城镇不仅仅满足物资交流交换,而且具备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生活社区、生产企业、就业等多方面的服务功能,小城镇建设向着适于人居和大力推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尽管乡村的集市还在继续,但不得不承认,现在赶会的大多是一些农村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尤其是老人,已成为集市的坚持者和守望者。村里的青壮年,则像候鸟一样每年在乡村和城市的边缘迁徙。
    随着现代社会购物的不断便捷,遍地开花的超市便利店,还有时下如火如荼席卷千家万户的网购的介入,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的同时,过去曾经无比熟悉的生活和购物方式,必将会退出历史舞台。信阳的朋友也说,如果不是偶尔的回家,赶上家里乡村的集市,我都要快遗忘了这种古老悠久的购物交易方式了。
    那么,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来迎接新的时代,又该怎样和传统的集市告别呢?我们会不会被新的潮流拉扯着一路踉跄,走得气喘吁吁,如履薄冰呢?有没有必要记住我们出发时这个世界的本来样子呢?

2018年10月20日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