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565553317

忙趁东风放纸鸢

 今日淮滨  龚德立

    喜欢放风筝,源于儿时读过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一幅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乐春图”跃然纸上,诗人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天真可爱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忙着舒臂引线,喜放风筝,真是美不胜收。
    儿时放风筝,农村没有专门的风筝出售,我们只能就地取材,用吃饭的筷子削开做风筝的骨子,用作业本纸粘上做纸面,造出的风筝有点笨重飞不高,后来发现父亲编织背篓的竹篾管用,再找来几张旧报纸,再到母亲的缝纫兜里找来棉线,有了这三样东西就基本可以做了。先把竹篾劈好,磨细磨光,然后,用火窝出风筝的翅膀。这是很要技术的,两只翅膀要窝得一样,兜的风才一样,放起来才平稳,不然会翻跟斗。如果想再考究一点,一定得请父亲来帮忙,父亲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出不同形状的风筝来,蜻蜓、蜈蚣、蛤蟆、灯笼,形态各异,色彩谈不上有多漂亮但实用精致。
    放风筝其实也是一门技术活儿,每位儿时的伙伴都希望自己的风筝飞得又高又远,助跑,风筝起飞,再慢慢放线,父亲总是一点一点把放风筝的要领在实践中传授给我们。有时候由于尝试了很多次都未见成功,有的伙伴就会躲在草丛里哇哇大哭。而有的伙伴却不管这些,放飞好几次,也不能飞上天,尽管这样,我们也是乐此不疲,一次次在河堤上、麦田里疯跑,只有太阳下山了,在父母的声声呼唤中中才会依依不舍地消失在夜幕中。
    现在放风筝成了人们一种健身娱乐的高雅而文明的一种体育锻炼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欢快和趣味盎然的活动。不仅少年儿童兴趣浓烈,许多成年人,甚至老年人也是风筝的迷恋者。在广场,清风掠过,形态各异的风筝顺着风势袅袅升起,像少女柔润的秀舞,婀娜多姿。手中拉着长线的人,一收一放,一紧一松,时而踱步,时而奔跑,笑着,喊着,跳跃着,一缕萌动已久的心情,早就随着翻飞的风筝,飞到了湛蓝的碧空,那种快意放松、活力绽放的感觉,是平时说什么也无法享感知到的。
    风筝与人一样,都向往自由。这是父亲常常教导我们的话语,他说:“你看啊,你要风筝飞得高,你就要放飞它,放它到高空与风和唱,与鸟同翔,但最后还得收,飞得再高也要返回来,就犹如人的一生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一起一落,飘忽不定,我们能做的就是牢牢掌握好自己手中的风筝线,如果能做到因风势而行,或放或收,或引或顿,回收风筝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儿时的我们似懂非懂,直到人生处处碰壁时才想起父亲的话是多么的有道理啊,每个人的一生不是都会起起伏伏吗?但不管怎样起伏,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一定得牢牢拽住,拽住了它你的人生才不会迷失方向,你的目标才会更加清晰可见。

2019年4月3日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