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565553317

国民革命军第12军来龙去脉

 在国民党军的编制序列中,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6个第12军

一、建国豫军任应歧部组成的第12军

该军前身是“建国豫军”所属的1个旅。1924年,河南“讨逆豫军”樊钟秀部奉孙中山之命弛援广州东征,击败叛军陈炯明后,所部被编为建国豫军。1926年9月,建国豫军任应歧旅响应北伐,被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2军,任应歧任军长。下辖:

第1师,顾芝兰任师长;

第2师,赵青山任师长;

第3师,安荣昌任师长;

教导师,文清林任师长。

另辖第1至第5混成旅。

1927年4月,武汉政府举师北伐,该军隶属第3纵队。1928年2月25日,该军各师番号依次改称为第42、第43、第44师及教导师,分别由顾芝兰、赵青山、安荣昌、文清林任师长;各混成旅旅长分别由张遇顺、李茂森、戴民权、李振中、娄希道担任。1929年初,国民军编谴会议后,该军被缩编为第49师,任应歧任师长,所属部队统一整编为第145旅、第146旅、第147旅。

后第49师任应岐(驻蚌埠)因受蒋歧视,自皖省六安、阜阳1930年3月拉回许昌投樊钟秀,编为第3军,1万余人:

(14)第12军任应岐部

1928.2.25,第12军各师番号改为:

国民革命军第12军军长任应岐:

第42师师长颜芝兰

第43师师长赵青山

第44师师长安荣昌

教导师师长文清林

第1混成旅旅长张遇顺

第2混成旅旅长李茂森

第3混成旅旅长戴民权

第4混成旅旅长李振中

第5混成旅旅长娄希道

1928.3.9任应岐特任军事委员会委员 后曾任军事参议院参议

1929.1编遣会议,任应岐为第49师师长,辖3旅。旅长赵青山、安荣昌。属中央直辖部队。驻德州。

1929.6.16发布讨冯命令,第49师属于第一总预备队总指挥韩复榘指挥。10月划归总预备队总指挥陈调元指挥。

1929.12,唐生智拟定反蒋作战计划:建国军总司令樊钟秀部担任豫西剿匪事宜。

护党救国军第4路军(总司令唐生智)

第7路游击司令李万林

第15军第1旅旅长安荣昌

独立第1旅旅长焦文典

独立第9旅旅长戴民权

护党救国军义勇军总指挥樊钟秀

护党救国军第15军军长任应岐

第15军步兵第1旅旅长安荣昌

第15军步兵第2旅旅长戴民权

(15)中原大战 第8方面军总司令 被炸身亡

1929年6.1,樊钟秀参加孙中山奉安大典,随后回沪居住。

1929年6.5,蒋方聘请樊伟海陆空军总司令部行营顾问。

1930年初,蒋介石让樊回河南号召旧部帮助蒋方,委樊伟豫陕边防军总指挥,并推荐豫籍军人郜子举为参谋长。2月,樊回宝丰大营镇,后把总司令部由大营迁襄城,继移驻许昌。樊部中几十个黄埔军校出身的军官离职,参谋长郜子举等。

【郜子举(1897—1982)河南鲁山人,原名郜超,以字行。保定军校第八期毕业。历任黄埔军校教官、区队附、区队长、教官、军校教导团连长、军校队长、北方军事特派员、建国豫军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团长】

1930年3月初,蒋介石派胡逸民赴豫劳军。3.7,胡经汉口偕行营高级参谋朱传经北行,3.11至许昌晤樊,当日,樊通电就豫陕边防军总指挥职。

3月阎冯方面委任樊伟第8方面军总司令,邓宝珊为副总司令,参谋长郜子举,司令部设许昌。

孙世贵、王泰在豫、鄂、皖边区的两股土匪为基础编为第1军,约2万余人;

第49师任应岐(驻蚌埠)因受蒋歧视,自皖省六安、阜阳1930年3月拉回许昌投樊,编为第3军,1万余人:

1930.2.10,第49师任应岐部由海州开皖北颖毫。

1930.3.17 任应岐部奉命由海州移防寿州、正阳,途径睢宁、灵璧一带时被中央军顾祝同等部大部缴械。该师番号撤销。第49师两个旅包围缴械,师长任应歧率师部和1个旅突出包围,向河南转移。

以第49师一部改编成新编第25师,师长戴民权()河南汝州人。驻汝南。

1930.4.12(?4.14),蒋介石委任樊钟秀为豫西边防司令,归第3军团何成 濬指挥。樊拒绝接受。

1930.4.17樊派员与阎锡山接洽合作事

1930.4.25.阎锡山委任第8方面军总司令樊钟秀,第15路总指挥任应岐。

1930.5.1,豫匪王振在河南禹 县就任阎锡山委任的第11军军长。

1930.5.6,樊钟秀通电在许昌就中华民国军第8方面军总司令职。

1930.5.8,任应岐在许昌就中华民国军第8方面军前敌总指挥兼第15军军长。

此时,蒋介石许诺给樊拨款15万元,请樊部移防豫西南之荆紫关,让开许昌,以便蒋方直接攻取郑州冯军大本营,被樊拒绝。蒋命令第5军团何成浚所属王金钰、徐源泉、上官云相三个师攻临颍。双方在临颍激战20多天。

5.26,徐源泉第48师之张振江旅打退樊钟秀、任应岐由固厢寨与五里河对临颍增援,攻入城内,守军孙世贵、王泰不在激烈巷战后,夜退出。樊军被俘3000余人,被缴枪2000余支,机枪17挺,迫炮20余门。樊军退守许昌。

5.29,平汉线中央军第10军徐源泉会同第9军王金鈺连日与阎冯军激战于许昌。

6.4樊钟秀在许昌被蒋方飞机炸死。

6.9冯玉祥委任邓宝珊继任第8方面军总司令,任应岐副之。

中华民国军第8方面军总司令樊钟秀、副总司令邓宝珊、参谋长郜子举、参议徐文秀

第1军军长孙世贵

第1师师长王同寅

第2师师长王太(即王泰)

第3师师长赵拉

第2军军长王振(老五)10000余人

师长赵中

师长方中

第3军军长任应岐 10000余人

师长赵子俊

第1师师长安发亭(安荣昌)

独立师师长焦文典、

警卫旅旅长樊钟育(辖姜维先团、关会通团)

独立团团长刘绍武(1000多人)

干部学校教育长姚亮( 1000多人)

其他属于第8方面军的番号:

第11军军长王振

第15军军长任应岐

第23军军长高桂滋(4.12委任)

第15军军长刘桂棠(4.18委任)

李文定30年在樊第1军任少校教官,不久调许昌干部学校训育科长,后到第8方面军司令部任事。军部交际科长。

(15)部属尾声

A.大战后余部情况:

(1)    新编第25师 戴民权部(系第49师任应岐部缴械后一部改编。)

新编第25师 师长戴民权:

第73旅旅长李玉山

第74旅旅长戴竭诚

第75旅旅长王俊卿

补充旅旅长夏绍唐

1930年8.24,新编第25师部一团在湖北花园被红军缴械。

1930.8.29,湖北广水红军解除新编第25师一部武装。

193l年4月,新编第25师改称第45师。驻豫。河南息县、汝南、固始、潢川等县的地方团队改编。

第45师 师长戴民权:

第133旅旅长谭青云

第135旅旅长王俊卿

抗战前序列为:2旅4团

第45师 师长戴民权:

第133旅旅长谭青云

第135旅旅长戴民权(兼)

(2) 第76师第227旅旅长李万林部

1930年8.29,第20路军总指挥张钫委任驻许昌的李万林为第20路军暂编第1师师长。

中原大战结束前夕,收容了樊钟秀部5000人驻郏县的李万林。

第76师师长李万林 7166人、枪5246支,驻宝丰

第1旅旅长阎德魁

第2旅旅长李德言

第3旅旅长康守忠

1930年12月,奉命缩编为独立第2旅,旅长李万林。

1931年6月,独立第2旅取消,和独立第3旅王殿阁部合编为第76师弟227旅。

第76师师长张钫(兼)- 第227旅旅长李万林,驻郏县。

1931年底,第76师进驻豫南潢川围剿红军,227旅驻仁和集。

1932年3月,红军进攻仁和集,全歼守军227旅,生俘旅长李万林。

((5)    独立第8旅焦文典部

1930.10.2,蒋军占领许昌。

1930.9.28(11.18?)第8方面军警卫师师长焦文典(樊钟秀外甥)哗变,扣留了等宝珊,准备押送南京,已经投蒋的樊部参谋长郜子举回城接替指挥权。

岳维峻所派任德修途中将邓解救。

焦部改编为独立第8旅,旅长焦文典。

1931.12将独立第8旅焦文典部与骑兵第1旅之步兵团并编入第80师.

(6)    新编第5军军长郜子举

1930年10.8,在新郑的邓宝珊、任应岐部被完全缴械。

樊钟秀部改编为新编第五军,军长郜子举(河南鲁山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8期步科毕业、黄埔军校第1期战术教官。建国豫军部军事特派员,第八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参谋长)

1931年缩编为暂编第20师,师长郜子举。

后改地166师,师长郜子举,辖2旅4团,旅长宋涛、申茂生

1938.2.12,郜子举任第91军军长。

B.部属尾声:

1.樊死后,任应岐,闲居天津,曾参加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34.11以“共党嫌疑”被逮捕。11.24与吉鸿昌同时被枪杀于北平。

2.李山林。30年伤愈后,李山林回宝丰闲住。1953年被人民政府处死于宝丰。

3.赵天清。抗战初期第1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南省政府主席程潜委赵为第1战区自卫军第3路司令、开赴周口东新站一带游击抗日。44年日军占领宝丰,赵任伪宝丰县自卫团团长。45年日军投降后,任临汝、宝丰、郏县三县保安司令。46年任宝丰县国民代表大会代表。48年当选第1界国民大会代表。49年赴台湾。62年4.10病死于台北。

4.李万林下野赴武汉。30年李投蒋介石任第76师师长,收集阎丰魁、王保、杨立功等旧部5000余人,开往潢川、光山一带围攻红军。32年李部在傅李集被红军击溃,被俘。34.10月处死。

5.孙世贵 30.6孙部在临颍和许昌北北蒋军击溃,逃回原籍。33年又在宝丰、鲁山一带拉杆。44年春孙在安阳、武安等地联络一部分人与日军作战。7月被日军包围,阵亡。

6.30.6月樊军失败,王太将残部拉向南阳、镇平一带活动。31年到北平投靠孙殿英,孙令王等赴察哈尔、绥远一带召集旧部抗日,途径两狼山 与日军遭遇被俘。组织逃亡时被日军枪杀。

7.徐文秀 樊死后 返乡住闲。54年8月病死。

8.安荣昌 失败后流亡天津。36.12到察哈尔 在内蒙伪军王英部任旅长。12月王英部进犯百灵庙,安与吕纯一两旅反正,傅作义把安部改编为新编第5旅。37.10*口会战时任第7集团军新编第2旅旅长。39年升骑兵第6军第10师师长,后调任第4军暂10师师长。日军占领包头,安之暂10师与石玉山之骑兵4门柄岳骑兵7师镇守绥远后套地方的隘口西山嘴。41.11.9任暂编第3军副军长。42.8病死于绥远陕坝。

二、黔军袁祖铭一部组成的第12军

该军前身是黔军总司令部直属部队。1925年秋,原黔军总司令袁祖铭在四川军阀邓锡侯、刘湘的支持下,率部进入四川,击败杨森部。1926年春,在吴佩孚的协调和要求下,袁祖铭同意杨森回四川主政。杨森回川后,不久因防地问题与黔军发生矛盾,即联合四川军阀将袁祖铭逼出四川。7月,袁祖铭部退回黔北后,蒋介石动员其率部北伐,任命袁祖铭为北伐军左翼军总指挥兼军长,并将黔军总司令部直属部队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2军,随左翼军由黔东向湘西进发。1927年初,袁祖铭在军阀混战中被唐生智、周斓杀害,该军所部各自走散。

三、第4集团军一部组成的第12军

该军前身是湘军一部。1926年6月,以湖南陆军第4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军,隶属第4集团军。1927年,第8军扩编为第8、第35、第36军。同年10月20日,唐生智以第4集团军名义将第8、第35军各一部合编成第18军,叶琪任军长,下辖:独立第4师,师长门炳岳;独立第7师,师长何宣;独立第21师,师长危宿钟。1928年3月16日,因该军同陶钧的第18军番号重复,改称为第12军,叶琪任军长。下辖:独立第4、独立第7、独立第21师,依次改称为第1、第2、第3师。同年7月28日,该军奉命进抵冀东,参加肃清直鲁系军阀之战。同年底该军缩编为第52师。

四、镇嵩军万选才部组成的第12军

该军前身是豫军镇嵩军一部。1928年,镇嵩军万选才旅在北伐战争中,被扩编组成为国民革命联军第28军,万选才任军长,下辖:第72、第73师和补充旅,隶属冯玉祥第2集团军。1929年5月,第28军叛冯投蒋,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2军,下辖:第72、第73师和补充旅编制不变。同年12月25日,阎锡山下令万选才正式任第12军军长,所属第72、第73和补充旅缩编为第65师。1930年3月,万选才在河南举兵反蒋,被撤去军长职务,该军番号撤消,所属部队被编散。

万选才(1892——1930),乳名二涛,字得英,男,汉族,祖籍洛阳县成坡,后迁嵩县阎庄乡段沟,再迁阎庄街。家庭贫寒,租种薄田数亩,逢集日随父卖镆度生,读私塾3年而辍学。

万性格强悍,不甘受辱,心怀大志,时有同街高博堂、刘仲锋举荐,当上局丁。民国9年(1920)2月2日夜,尽收阎庄总司枪11支,带13人拉出总局,先于九女沟、瓦房院落脚,后到花山揭竿起义。田湖局管带宋天才闻讯后带人枪投万。同年又收缴白杨树、海山镇、腾王沟、窑店等局枪支。7月,皖系某残部自洛逃嵩,万闻讯后与张世臣等带人星夜围困,行枪700余支。这时万在花山已有900余人,800余枪。同年8月,憨玉琨派人从潼关返嵩与之联络。万部人陕在憨部任营长,后提升团长。民国14年(1925)1月,万选才兵驻陕州,趁国民军岳维峻、李虎臣与吴佩孚交战惨败之机,收枪万余支。3月,万部随镇嵩军围攻西安,8个月未克。后闻冯玉祥救援西安,兵至咸阳,镇军梅发魁师缴械。时万选才奉殿后,收容残兵。及到洛阳,万部已达6万余众,整骗为师,返嵩休整。民国16年(1927)春,镇嵩投靠冯玉祥,万选才任第二集团军第八方面军第一军军长兼师长。遂率部参加北代,由开封、考渡黄河克濮阳,经清丰、南乐攻克大名,任镇守使,继督师北上。奉军张宗昌一触即溃,直追至大沽口一带,冯先赞:“得英真是常胜将军。”刘镇华赞:“得英一身都是胆!”北伐结束,万部由军缩为师,驻河北廊坊、杨柳青一带。

民国18年(1929)秋,蒋介石派万任洛阳警备司令。民国19年(1930)春,冯军联阎反蒋,万投冯作先锋。时任第六路总指挥,包打开封,逼韩复榘离汴,万选才任河南省主席兼第六路总指挥。不久,万父病故,回嵩治丧。5月20日蒋军刘峙在商丘偷袭万部,师长万殿尊被俘。万选才得知后,星夜返汴。次日轻装简从赴前线视察,至万陵刘茂恩防地,刘暗示学兵队长武庭 以“欢迎”为名,包围了万坐的车,解往南京软禁。蒋介石亲自召见,要万将部队带至南京,仍回河南当主席。万信传殿尊回汴说合。第六路代总指挥石振清犹豫不定,将信交省代主席李筱兰,李复交信后,送交蒋介石,蒋派顾祝同到临颍接洽,不料四处枪杆子声大作,顾大败而回。蒋见劝降未果又遭毒计,遂于民国19年(1930)10月8日,怒令南京军法司令将万处死。后归葬嵩县阎庄。

五、西北军韩复榘一部组成的第12军(抗战的第12军)

该军前身是西北军韩复榘部一部扩编组成。1929年5月,韩复榘叛冯投蒋,其一部改编为第3路军第22师。1930年3月,第22师扩编为第12军,孙桐萱任军长,贺粹之任参谋长。下辖第22师,谷良民任师长。5月,该军在讨逆军第1军团的编成内,参加了中原大战,负责津浦路方面的作战等。同年11月,因该军作战不力被裁减。1931年初,国民政府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又以第3路军第6军第20师与第14军第81师合编组成新的第12军,驻守山东兖州和潍县地区,仍隶属第3路军编成,以孙桐萱任军长,下辖:第20师,孙桐萱兼任师长;第81师,展书堂任师长。

1937年8月,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军参加了津浦路北段沿线之作战。1938年6月,孙桐萱升任第3集团军总司令后仍兼该军军长,刘书香任副军长,隶属第3集团军。辖第20师,周遵时任师长;第81师,展书堂任师长。同时,将撤消的第56军第22师转隶该军。1938年至1941年间,该军先后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和1941年的豫南会战等作战。

1942年12月集团军总司令兼军长孙桐萱因反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被蒋以述职为由骗到重庆,随后监禁,免去集团军总司令和军长职务,随后,由贺粹之升任军长,唐邦植、周遵时任副军长。辖第20师,周遵时任兼任师长;第22师,张侧民任师长;第81师,贺粹之兼任师长。1943年初夏,该军第20师转隶蒋系暂编第9军,另将原第31集团军直辖暂编第55师(李守正任师长)转隶该军。1944年秋,该军番号被裁减,其第2、第81转隶第55军,暂编第55师转隶第85军。

历任军长:孙桐萱、贺粹之  副军长:刘书香、唐邦植、周遵时

历任师长:谷良民、孙桐萱、展书堂、周遵时、张侧民、贺粹之、李守正

六、暂编第9军组成的第12军(抗战1年,内战的第12军)

该军前身是东北军一部。1933年3月,张学良因东北失守引咎辞职后,东北军进行整编,将关内部队一部改编为第57军,下辖:第111、第112师。1941年5月,国民政府将第57军番号撤消,所辖第111、第112师改归鲁苏战区直辖。1943年4月,国民政府又以第111、第112师和暂编第55师合编组成暂编第9军,由鲁苏战区转隶第1战区所辖。1944年10月,暂编第9军改编成第12军,霍守义任军长,隶属第19集团军。辖第111师,孙焕彩任师长;第112师,霍守义兼任师长。1945年3月,该军参加了豫西鄂北抗日会战。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军由河南移防山东济南地区,转隶第20集团军。新编第36师拨归该军建制。此时,该军辖第111师,孙焕彩任师长;第112师,霍守义任师长;新编第36师,刘桂堂任师长。参加了胶济路进攻战役、莱芜战役、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的泰蒙战役。1946年6月,该军配合主力向济南至青岛胶济路沿线发动进攻(解放军称胶济路保卫战和胶济路反击战)。7月5日,新编第36师在济阳被人民解放军全歼,师长曹振铎只身逃窜,霍守义率其余两个师逃离战场。

1947年4月,该军改编为整编第12师,原军长霍守义兼任师长,熊仁荣任副师长。原第111师改编为整编第111旅,孙焕彩任旅长;第112师改编为整编第112旅,于一凡任旅长。该军整编后主要担任兖州地区的守备任务。1948年5月,整编第12师参加津浦路中段战役,该师师部及所属第111旅全部、第112旅1个团被人民解放军全歼,师长霍守义、副师长熊仁荣、旅长孙焕彩均被俘。战后,整编第12师残部与地方保哦安团重建该师。同年10月,该师恢复第12军番号,舒荣任军长,于一凡任副军长。原整编第111旅恢复第111师番号,于一凡兼任师长;整编第238旅恢复第238师番号,师长姓名不详。11月,该军参加淮海战役中,该军第238师被人民解放军全歼于安徽灵壁城,军部及第112师被歼于河南永城东北地区。军长舒荣逃窜,少将副军长于一凡被俘。

1949年春,国民政府以青年军第203师为基础重建该军,舒荣任军长,隶属第9编练司令部,下辖第203、第324、第325师和暂编第1师,4月,在江防战役后(渡江战役)中,该军配置于浙东地区先担任第2线防御任务,后收缩到上海担任黄浦江以动地区防御任务。在上战役中,该军第203师被人民解放军全歼,第324、第325师各被歼大部,军部率残部乘船逃往台湾。

历任军长:霍守义、舒荣    副军长:熊仁荣、于一凡

历任师长:孙焕彩、霍守义、刘桂堂、曹振铎、于一凡、

东北军将军霍守义,辽宁人,抗日战争时期,霍守义是属于东北军体系的国民革命军第57军的第112师师长。抗战胜利后,霍守义晋升为国民党的中将军长,1948年9月放下武器,投诚解放军,霍将军奉调军事学院训练部任研究员,为南京市政协的一至四届委员,江苏省政协二至四届委员,于1967年逝世。

舒荣(1903-1974),字子光,云南弥渡人,黄埔军校三期步科毕业,历任89师辎重营营长,89师267旅534团上校团长,267旅少将旅长,89师副师长、师长,13军副军长,12军军长。退往台湾后任国防部中将部员。于1974年6月21日在高雄病逝。

、第十二军军长舒荣

第12军这个番号可以说是非常的不吉利。为什么呢?首先使用这个番号的是由建国豫军发展出来的任应歧部,后来这个军叛变了……接手这个番号的是由西北军发展出来的韩复渠部,后来这个军兵变了……第三个接手这个番号的是由东北军发展出来的霍守义部,后来这个军覆灭了……您看吉利不吉利。这第四个接手的倒霉蛋儿,就是本文要介绍的主角——舒荣。

舒荣,字子光,云南弥渡人,生于1903年。身为黄埔军校三期步科的他,在毕业后却改行带起了辎重部队,而且还干的不错。以至于在军校的老师钱大钧编组89师时,就想到这个学非所用的好学生,给调到89师当起了辎重营营长,好让他能继续发挥特长。其实舒荣自己也不想这样,可没办法啊,这阴差阳错的就给调到辎重部队去了,只能认命的当起了人力头子。

好在汤恩伯改变了舒荣的命运,在汤的提携下,舒荣当上了89师267旅534团上校团长。对此,舒荣自然是感恩戴德,并从此成为了汤恩伯的得力干将。当时汤恩伯担任第13军军长,负责指挥第4师和第89师。在第4师中,有一个叫石觉的团长,和舒荣一样都是军校三期步科的同学。可能是在军校的时候两人赌过气,在此后的军旅生涯中都一直互相比对。可是舒荣混不开,这都混到辎重部队去了,还能有什么花头?石觉到是仕途稳健,在步兵部队里一路升迁。舒荣本以为当上了89师的团长后,终于能和在第4师当团长的石觉平起平坐了,可没想到,舒前脚到任,石后脚升旅长了,你说舒荣憋屈不。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舒荣被提拔为第267旅少将旅长,总算是和石觉平级了。1938年3月,舒荣的267旅有幸参与到台儿庄战役中。他的部队先是在临城与日军血战,此后更是在围歼包围台儿庄的日军时出力颇多。当然,被视为竞争对手的石觉也在这次战役中立了功。其实两人的功劳都差不多,但让舒荣郁闷的是,在后来的升迁上,石觉直接当上了第4师师长,而自己却只当了第89师的副师长。为什么自己总比石觉要低一级啊。他是既不舒服也不荣耀。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虽然舒荣在1940年接任了89师师长,但心里总不是滋味,因为更憋屈的事情在1943年发生了。这一年,石觉升了13军军长,舒荣呢,也升官了,不过他当的是13军副军长。本来比石觉低一级,但至少两人不在一个部队,这下到好,成了石觉的直接下属。认命吧,这辈子是比不过石觉了,于是舒荣在副军长的位子上一干就是五年,到也太平。

石觉对于这位总比自己低一级老同学可能也不好意思,于是一直在寻找机会推荐老同学外调当军长。在1948年7月的时候机会来临了,霍守义的12军在兖州被解放军歼灭。在石觉的举荐下,舒荣在众多12军军长的侯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了这个军的继任军长,当然了,这也是最后一任。早已心灰意冷的舒荣终于恢复了生气,他带着对石觉的谢意,意气风发的到12军上任去了。

命运似乎总和舒荣过不去,在徐蚌会战中,他的12军被编入邱清泉的第2兵团,并成了这个兵团的殉葬品。舒荣在会战的最后阶段,经过化装,艰难的返回了国统区。当他跑到南京国防部报道时,意外的发现,国防部已经另派曹天戈接任军长了。可能是舒荣潜行的太成功了,不仅没让解放军找到他,还让国防部把舒荣列为失踪人员。既然原军长归队了,那就把部队还给舒荣吧,这下轮到曹天戈郁闷了(参见笔者先前写的曹天戈一文)……舒荣这时候可管不了郁闷的学弟,他赶紧跑到杭州重建自己的部队去了。

历史毕竟没有给舒荣“翻本”的机会,就在他七拼八凑的把所属两个师的架子搭起来后,解放军就发起了渡江战役。第12军被紧急调到上海,担负高桥防务。舒荣明白,自己的12军还差一半兵力,而且没有完成整训计划,这时候就赶上战场,无异于以卵击石,但军令不可违,那就打吧。好在他所负责的第4守备区不是解放军的重点进攻目标,就在第1、第3、第5守备区激战的时候,舒荣到还能勉强维持自己的防线。但是到了5月18日,解放军利用第3、第4两个守备区结合部的薄弱环节,集中兵力发起进攻,这样一来舒荣就挡不住了,他没那么多兵来填补空缺。于是在一阵混战后,他的12军溃散了。

1949年5月24日,舒荣的12军残部在留下当牺牲品的友军的掩护下,经海运撤到了舟山。就在残部抵达舟山之后,舒荣绝望了,他怎么也不会想这支还剩下4500人的部队竟然被国防部明令裁编。舒荣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命根子”被编进了友军,本人则调为国防部中将部员。也就是这个职务,成为舒荣军旅生涯的终点站,那位被他一直当为竞争对手的石觉则还是官运亨通,官至联勤总司令。

人比人气死人的,自己也一把年纪了,又何必非要争这口气呢?晚年的舒荣总算是看开了,他安然的度过了余生,于1974年6月21日在高雄病逝。在舒荣的葬礼上,老同学石觉沉痛的献上了花圈,不知道此时的他又在想些什么呢?

抗战中的国民革命军第12军

1933 年3月,蒋介石在庐山设立庐山陆军军官训练团,轮流训练各地军官。蒋介石当时感到韩复榘难驯服,孙桐萱是第3路军的二号人物,因此被电召到庐山任训练团第一期营长。5月4日第一期开学,6月5日结业。在结业前10天,孙因与当时任训练团交际科少将科长的刘万春是交河同乡,因此商量希望通过陈诚(训练团副团长),向蒋介石要一张相片为孙的父亲当年8月20的70大寿增光。蒋为了拉拢孙,不光赠送照片(在相片背后写到:“锡荣老伯惠存”,落款是“小侄蒋中正敬赠”)。另外还赠送寿幛,寿屏6幅。寿幛上款写:“孙伯父大人七十寿辰之禧”,下款是蒋中正赠。还有5000块钱,陈诚也送寿幛一幅。

1937年八一三凇沪会战后,第三路军改编为第三集团军,孙桐萱升任第12军军长兼第20师师长,该军还辖第81师(展书堂)。日军战领平津后,一路南下,9月进入山东。韩部北上鲁北,兵力部署的大体情况是:第81师奉命驻守德州,第20师驻防禹城徒骇河一线抵抗。正当第81师与日军激战之时,因上海战事激烈,国民党中央将炮兵调回南京,因此德州守军无重武器,由于武器相差悬殊,中国军队的素质与日军相差就更大了,仅一昼夜,81师就溃退了,后面的20 师也受到猛攻。因为韩将第81师撤回到禹城,致使日军深入。眼看日军逼近黄河北岸,广大士兵义愤填膺,孙桐萱对韩说:“如果主席不打,恐怕三路军的官兵不同意,跟主席走的就不多了。”关于这段事,当时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的何思源在几十年后还特意问过当时居住在北京的孙桐萱,韩的五个师长中孙桐萱,谷良民,李汉章解放后都在北京居住。孙桐萱对何思源说:“你也知道老总的脾气,他要真不打,我们哪个敢不跟着走。”

由于日军放慢了进攻速度,10月份战局相对平静。1937年11月,韩复榘率第三集团军与日军在黄河北激战。韩亲自带领手枪营过黄河指挥,在济阳城关北一个小村指挥作战。日寇以主力攻击20师,另以一个大队附战车十几辆由惠民迂回到黄河沿岸,将济阳和韩的指挥所包围起来。从早8时开始,直到傍晚,韩的卫队损失殆尽,韩本人几乎被俘,后突围过河,骑摩托车跑回济南,所随部队大部牺牲,仅剩卫士一人。事后见到何思源后说:“打,打,打,都打光了。”埋怨何思源等主张硬拼的人。11月14日,20师也从济阳溃退下来。当时在津浦铁路上的第12军20师60旅旅长孙学法在装甲车上设临时指挥所,被敌人平射炮穿钢弹击中,该旅曹参谋长及参谋姜怀珍当场阵亡,孙学法也伤重而亡(这个有点不确定)。随后第三集团军部队拆毁黄河铁桥撤到黄河南防守,同时任命孙桐萱为戒严司令。曹福林的29师(甲种师)全部,在津浦线济南至德州右;孙桐萱的20师(甲种师)一部及谷良民的22师(乙种师)全部,在津浦线济南至德州左;此外, 20师的另一部、受重创后撤的展书堂的81师(丙种师)全部部署在西南地区;韩设指挥部于千佛山,日寇曾两次用飞机投掷信筒向韩诱降,韩将信筒悬于指挥部门上,表示决不投降。

又隔河僵持了一个多月后,12月22日夜,日军1000多人强渡黄河,第56军军长谷良民第22师(谷自兼)首先溃退,韩指挥的第三集团军未进行有力抵抗,几万人面对几千渡河日军全线撤退,影响极其恶劣。留下孙桐萱师在济南断后。25日,日军对济南猛攻,27日,孙桐萱师全部撤出济南,向鲁西南的曹县集结。同时孙部在济南城内放火,济南一片惨相。后撤过程中,在菏泽、兰考之间,20师在一次反击中,击毙日冠一部。在向曹县撤退途中,韩及各军长均接到孔祥熙的火急电报:“蒋委员长谕撤退时一定将奉祀官孔德成带走。”韩命孙桐萱去曲阜办理,于是孙桐萱乘火车经姚村站下车,1938年1月3日晚十时即到曲阜孔府,限孔德成先生在两小时内随之撤退,那时,因孔妻(孙琪芳,其与孔德成联姻的媒人是当时的山东省政府民政厅长李树春)要分娩,孔德成先生犹豫不决,孔府家属都给孙桐萱下了跪,要求留下不走。孙桐萱说:“在路上生孩子我们也有大夫、护士,不走不行,这不是你我说了算的事,这是民族气节问题。”孙桐萱令其家人加紧准备启程。孔德成先生于4日晨四时启程,行前安排孔令煜先生负责代理其奉祀官职务(现在奉祀官孔德成还生活在台湾)。走时孔的夫人孙琪芳正在梳头,连头也没梳完就催着上车了。孔德成离开曲阜一两天后,日军就占领曲阜了。孔的夫人在入川途中,在汉口生下一女--孔维鄂,以后又在重庆生一子--孔维益。撤到曹县后,局势又相对安定了一段时间。因为没有确切资料,所以不清楚孙部的损失有多大,但根据史料,第20师没有打什么硬仗。

1938年1月11日,蒋介石在开封召开军事会议,韩带孙桐萱参加会议。结果韩被扣押,蒋在第二天凌晨两三点召见孙桐萱和于学忠,任命于学忠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孙桐萱为副总司令,曹福林为前敌总指挥。孙桐萱在韩被扣后曾极力多方营救,甚至准备集结部队在黄河边作激烈的抗争,由于曹福林不同意而作罢。当时第三集团军的各个师长都受到蒋的单独拉拢,只在孙的极力坚持下,全体将领才发个电报嘴上救一下韩。孙又派张钺携60000元巨款去汉口活动,见何应钦,何成浚等人,但无济于事。1月24日,韩被枪杀。

于学忠到曹县第三集团军总部几天后就离开了。由于第三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兼55军军长曹福林对56军军长谷良民有意见,理由是谷师作战不力,率先失守河防阵地,导致全线崩溃,逼迫孙桐萱撤销了56军番号,谷良民被迫离开军界(后来去重庆经商),所部22师并入12军。

为了分化原韩复榘部队,1938年4月台儿庄大战中,李宗仁将该部分开。55军曹福林(辖29、74师)被调到藤县北袭击敌人后路,以后划归刘汝明指挥;孙桐萱(代理第三集团军司令)指挥12军(孙桐萱)守曹县,金乡及北黄河沿线;吴化文新四师(原来56军)被调去袭击济南,策应徐州方向国军主力。孙所部12军22师曾一度收复济宁,有利的支援了台儿庄大捷。

1938年5月,台儿庄徐州吃紧,薛岳出任第一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孙桐萱担任副司令。薛岳指挥兰封会战,孙派第20师副师长张测民指挥一部前往支援。同年四、五月间,台儿庄徐州沦陷后,第3集团军(其实只有第12军的三个师)奉命移防到河南许昌。部队经兰封,太康敌后到达许昌。正直黄河决口,孙桐萱指挥第12军与向许昌进攻的敌人作战,日军约千人不及撤退,被孙部消灭了4、5百人。接着奉调南下,扼守武胜关一带,阻敌南进。最后,因武汉转进计划业已策定,所有第五战区部队,除留置有力之数部于大别山脉担任游击外,其余均陆续转进平汉线以西。

1938年6月7日,孙桐萱正式担任第3集团军总司令。

1938年7月26日日军占据九江后,为掩护其南侧翼之安全,即分向南浔铁路和瑞(昌)武(宁)公路前进。守备在瑞昌附近的是已经归第2兵团指挥的第3集团军孙桐萱12军,这时部队因为几个月来从山东到河南再到江南,官兵水土不服,已经减员3500多人。部队在瑞昌以东高地严阵以待,8月上旬以来,日军常向我阵地侵扰,均被我击退。8月8日:日军台湾旅团(波田支队)以一部于瑞昌东北之港口登陆,被我军击退。至10日又有敌400余人,在该处登陆,占领望夫山、平顶山。孙桐萱命令展书堂(81师)和时同然(22师)率部队反攻,第3集团军展开攻击,夺回望夫山、平顶山,把敌人逼入港口。敌波田支队再举增援,并以舰炮掩护攻击,又将两山攻占。15日,敌另一部利用舰炮掩护,在徐家湾江岸登陆,经两周之苦战,我军仍坚持在原阵线。到8月下旬,这方面之敌大举增援,于24日攻陷瑞昌。8月29日,孙桐萱将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阳新失守。武汉失守后,经过在江西整训的孙部又北上中原,协同第4集团军(孙蔚如)负责防守郑州地区,孙部负责郑州城及右翼黄河新道的防务。第3集团军这时只能指挥第12军的三个师。1938年10月,第3集团军的部队到达郑州地区,防区在郑州东侧,北起花园口,向南经中牟,蔚氏,扶沟,西华到商水县周家口,沿河弯曲300多里,第三集团军总部在郑州市内的陇海花园。

当时郑州与敌人只有黄河一水之隔,绅商纷纷西迁,许多市民也离城回乡,郑州人口锐减。仅有的四所中等学校中的两所西迁。郑州是从沦陷区到大后方的通道,聚集着许多流亡青年,还有一些随军子弟,学校远不致需要。孙桐萱在战前任国民党二十师师长驻防山东兖州时,就曾办过“孤贫学校”而被称为“孙善人”。他面对郑州的教育现状,为解决青年学子求学的困难,更有意于为自己输送一批下级军官人才,就下定了办学的决心,创立了桐萱中学。1939年夏,先后成立了筹备处和校董会,孙任董事长。1940年夏首次招生,直到1944年夏河南全境失守才停办。

1939年,孙兼任豫皖边区游击总指挥。为加强河防,第3集团军除派侦探深入敌占区搜集情报外,还定期轮流派出一个团的兵力到河东的尉氏、杞县、太康等地进行游击战,这样既打击了敌人,又使部队在实战中得到锻炼。4月1日,第3集团军成功地袭击了驻扎在开封的日军,消息传出后,立即轰动全国。外国通讯社称:此为华军对日军已占重要城市第一次有效攻击。

袭击开封的经过是这样的:经过情报人员长时间侦察后得知,隔河当面之敌系日军第三十五师团,师团长是指挥河南、冀南和鲁西南日伪军的原田熊吉中将。其司令部设在开封河南大学,四周装有电网,戒备森严。防守开封的日军包括步、骑、炮、战车等兵种,约千余人,分驻在城内、南关、车站等处。经过侦察,我军对开封城内各处的日军兵力、火力配备、岗哨设置等巳了若指掌。

第3集团军总部根据所掌握的敌情,经过周密的研究,决定派出一个混合师奇袭驻开封之日军。

1939年3月22日,第三集团军司令部在郑州陇海花园召开了奇袭开封的战前预备会,参战部队营以上军官参加。会议由孙总司令主持。20师周遵时师长宣布了混合师组成的决定。

混合师的主力为第二十师,辖步兵三个团(第五十八团、第五十九团、第六十团),炮兵、工兵各一个营,骑兵、通讯兵各一个连,配属部队为第二十二师的第六十五团和炮兵、工兵各一个营、骑兵、通讯兵各一个连,以及总部直属的战防炮营。总兵力约12000余人。周遵时为作战指挥部指挥官,副指挥官孙政训(第二十师副师长),参谋长刘琛(第二十师参谋长)。决定袭击时间为4月1日凌晨4时。因为我军在新黄河以西,出动的又是万人以上的大部队,渡河后距开封还有60多华里,若31日夜渡河,时间太紧张,经研究决定、于30日夜出发。渡河后即潜伏在距开封40多华里村庄内。31日夜各部队秘密进入集结地带,就地隐蔽待命。

30日晚,部队分别由中牟的小潘庄和尉氏的芦馆两个渡口渡过新黄河,到达预定的地点宿营。31日晚,部队在夜幕下秘密进入集结地带。那天虽是农历二月十一日,但天公作美,浓厚的云层遮住月光,为我军的行动提供了极好的隐蔽条件。一支万余人的部队兵临城下,守城日军竟然毫无察觉。

4月1日凌晨4时,战斗开始,由于日军毫无戒备,仓皇应战,陷入一片混乱。从整个战场上敌我双方力旦对比来看,我军兵力虽十倍于敌,但武器装备却远远落后于日军,既无战车装甲车.更无制控权可言,而且又是孤军深入敌占区作战,全无后勤保障和增援部队,其困难和危险是可想而知的。但官兵们满怀抗日救国的热情,抱定誓死杀敌的决心,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同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4月1日傍晚6时,指挥部下达了撤退命令。经过一天的血战,我军毙伤敌军近800名,击落敌机1架,击毁、击伤战车6辆,汽车、装甲车10余辆,凯旋还师。

从1939年4月开始,第3集团军继续多次袭击开封的日军,同时也击退了小股日军的进袭。

1939年12军第81师在豫东游击战中每战皆捷,迭受嘉奖,获得该年终总评为全国正规军的游击战第一名。

因为第3集团军防区与敌人只是一水之隔,加上当时内地物资紧缺,因此第3集团军从孙桐萱以下很多官员都以过河收集情报为由,派人去沦陷区购买物资,走私回内地,趁机发国难财。就连战区副总司令汤恩伯也不例外(可见文史资料第54辑)。这就给守卫河防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1941年9月底,日军为了配合第二次长沙会战,集合第36师团、第110师团、第35师团等5万余人于豫北。当时第12军的布置是22师(张测民)守河防,第一线守黄河新道从郑州东北自京水,迤逦东南至尉氏圃田附近,分驻沿河各村庄(师部驻祭城乡金庆)。第二线驻贾鲁河之西,枣园、磨李、小孟庄、南李庄等村。20师驻郑州城北东南郊至新郑一带。第81师在后方新郑整训。

10月1日夜,日军一步兵混成旅,内附骑兵队及机械化联队约万余人。并配属空军数队,由开封方向进犯郑州,从琵琶陈强渡黄河。琵琶陈守军22师守备连士兵虽曾两次报告,而连营长以为是“奸民走贩私货”,没采取紧急措施,上段所讲的隐患变成了灾难。敌军登岸已多,驻守连始行应战。日军以枪炮猛烈轰击,我少数驻防部队伤亡殆尽。未及两小时,守军溃退。此时营、团、师部均已闻枪炮声,知敌已过河,开始向枪声紧密处调集队伍狙击。当时日军以主力来犯,而我以薄弱之步兵在正面防守,敌犹如以尖刀突薄纸,当然一突即破。我第一线在拂晓时已被突破。第22师部队即沿第二线阵地阻止敌人西进。

孙桐萱得到消息后当即命第20(周遵时)师与第22师竭尽全力阻止敌入扩张前进,同时把总部直属部队和预备队都派上一线。又以电话命令第81师师长贺粹之迅速由新郑沿新郑、郑州大道急来郑州以东地区增援第22师及第20师。并将当时情况与处置,报告第一战区长官部,同时要求另派部队接替尉氏以南防务,以便集中力量抗击登陆之敌。同时又将上述情况分别电告左右翼邻军及有关方面。

10月2日白天,第22师及第20师一面沿黄泛区集结兵力,一面竭力阻止敌人西犯。在敌人步、炮兵猛烈的火力下,我守军在每个据点的争夺中都能不顾在敌机枪与炮火下的伤亡,以短兵相接。在肉搏时,一些未撤走的村民也持劈刀、斧头参加对敌搏斗,士气振奋,这样苦战了一天,使敌人无所进展。当天晚上,日军已有6000多渡过黄河,郑州城郊已经有日军骑兵出现,孙的总指挥部也撤出郑州。

3日夜,第81师赶到郑州附近。师长一面报告总部,一面部署部队接22师的一部分阵地,主力沿贾鲁河沿岸占领阵地,阻止敌军前进。孙乘月夜至第81师师部,由孙当面将敌我情况向贺师长讲清楚,说明对岸敌炮火甚烈,明日拂晓可能以主力向你师进攻,须严加防范,要求他们提高士气,艰苦作战,任何困难也要克服,发挥冯先生教导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该师的官兵听到总司令到前线慰问,大为振奋,虽经过一日急行军仍不顾困乏,当夜奋力挖掘战壕。

10月4日拂晓,日军在猛烈炮火与飞机的掩护下,向我军阵地发起进攻。我部队经过调整,以猛烈的火力阻止敌军前进。但来犯之敌在步、炮、飞机协同下向装备极其劣势的第20师及22师不断猛烈进攻,致我军感到坚守困难,迫使我第20师向京水镇方向、第22师向郑庵附近转移阵地。

第81师接防后,在沿贾鲁新堤一线,利用有利地形阻止敌主力。81师某团第三营吴营长,奉命到河边大花庄桥头接防,毙敌逾百人。白刃相接,该营长负伤,腹破肠拖,仍与其连长夺回机枪一挺,毙敌二、三人,最后战死于桥下。后该营大部壮烈牺牲,附近民众在激战中亦大力相助。

在战斗中,孙桐萱亲临前线督战,最危险时刻,孙的警卫营也拿上了火线。与日寇激战数日,未能阻敌于黄河(黄泛区)以东地区,而敌军主力又渡过黄泛区迫近郑州。郑州以东地区,地形开阔平坦,不利于我军防守,反利于敌之机械化与步、炮、飞机协同作战。我既无飞机又无有力炮火,而处于挨打的地位。为了调整作战力量争取主动,孙主张暂时放弃郑州,撤至郑州以西密县与荥阳以东之昆山山麓,这里地形荫蔽,天然沟渠纵横,利于我之防守而不利敌之机械化的活动。我军重新调整部署,可与敌保持对峙的局面,以逸待劳,打击敌之有生力量后待机反攻。

孙持此理由,一再请示第一战区长官,得到卫立煌长官的批准后,于五日下午,第3集团军放弃郑州,南撤到密县东曲梁镇。20师撤出郑州到西十八里河附近,面向郑州方向占领阵地;22两师撤至郑州南郊十八里河以东以南地区,形成护卫总司令部与敌人对峙的局面。81师奉命转移进到郑州西南黄岗寺。在部队后撤时,汤恩伯部第13军在孙部的背后设防,阻止其继续后撤;同时汤命所部截留第3集团军的供给物资,扣押去洛阳的第3集团军人员。

10月7日晚,卫立煌召开军事会议,共同研究如何消灭敌人、收复郑州。孙指出:当前河防既被突破,郑州及以东地形均系平原,不利我守势作战,不如郑州以西山麓易隐蔽,利于我守,与敌保持对峙,日夜以逸待劳,各师以主力坚守阵地以火力杀伤敌有生力量,夜间以敢死队游击敌之后方以断其补给。如此消灭来犯之敌,相机收复郑州,不收复郑州决不罢休。这时候,汤恩伯对孙说:“有人说:你的22师某连长出卖黄泛河口,敌人才轻而易举地渡过黄泛区的。”孙桐萱与卫的关系一向很好,加上当时孙桐萱也豁出去了,说:“副长官不能听信敌人的挑拨离间的宣传,所谓某连长,我敢说第12军中连长以上我是多半认识的,有的都能知其是某某地方的人。如果真有人出卖河防,只要说出姓名,除战死者外,我立刻把他抓来,以军法从事。”

会议后,孙连夜返回曲梁镇总部,召集各师长及主要团长开会。提出:大敌当前,唯一的出路是各师团提高士气,加强团结,大家齐心合力,把部队整顿好,爱护民众,军民结成一条心。只要积极抗日,消灭当面敌人,收复郑州。这样,我们即使部队牺牲光了,我孙本人牺牲了,也留得个抗日英雄,千古传名。希望各部队全体战士下定为国牺牲的决心,除此之外别无出路。

此后20多天,第3集团军在坚守阵地杀伤日军有生力量同时,不断派部队袭击郑州日军部队。10月31日,敌军以主力进攻黄冈寺我守军81师。日寇开始以飞机轰炸和炮击,掩护其步兵数千人向我守军猛攻。但在我强大火力网前,敌屡边顿挫,直至黄昏才接近阵地前沿,约数百名敌人强攻进入黄冈寺寨内,师长贺粹之亲率手枪连赴前线督战,突入寨内之敌被我尽歼。在黄冈寺北门外当场击毙日寇大佐小林联队长及其以下官兵百余名。

31日黄昏,当面敌火力渐弱,似有退却模样。10月31日至11月1日夜间,第3集团军全线发动反击,日军溃退,20师60团当夜收复郑州。经过一个月的鏖战,第3集团军上报毙伤日军6000余;击伤日军指挥官鲤登少将(伤重不治而亡)。

而第3集团军总司令部通讯营总机排排长郭宗正回忆,11月4日清扫战场,经检查,我军伤亡营长董万选等3人,连长以下军官27人,士兵1200余人。而日军伤亡,根据战斗情况及便探汇报约在2000人左右,俘30余人。何应钦的《八年抗战之经过》指出,“是役敌伤亡约3000余。”第3集团军12军22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李勋甫回忆,毙伤日军6000余人。日本史料中此战参战序列中鲤登少将只有鲤登行一一人,并未于此战战死,1941年11月6日,晋升为陆军中将,第七师团师团长北海道驻屯。1945年12月日本战败后复原,1972年11月17日死于日本。

此后部队大部到郑州以西休整,一部沿河监视日军。

1941年底1942年初,洛阳、郑州一线形势稍微稳定。卫立煌被撤去第一战区司令职务。原计划由孙连仲担任,但考虑到防线当面伪军开封省长刘郁芬是也西北军老人,因此改任命蒋鼎文为司令官。

1942年1月,第3集团军后调整训,部队移防到豫西的陕州。在1942年中,孙良诚和孙殿英、庞炳勋相继叛变投敌,再加上早就当汉奸的张岚峰,河南沦陷区的伪军大部都是原西北军的。

卫立煌调走,汤恩伯当权。随着第3集团军后调,孙的职务也发生了变化。首先汤取代了孙的豫皖边区总指挥的职务。继续又夺取了孙对招募处的领导权,这个招募处全称是国民党军政部鲁西招募处,是在1940年春在河南郑州成立的。孙原认为第三集团军在山东省历史久,与人民有情感,能把已沦陷的鲁西青年吸收过来,补充部队,并免于资敌,经国民党军政部批准成立。处长由孙桐萱兼任,副处长由时同然担任(原22师师长)。干部全是由第3集团军12军各师抽调的。孙桐萱可以利用这个机构为第3集团军补充兵员和物资,更能从中捞取到巨额的钱财。据说在抗战中,因为孙部为西北军,被当成杂牌另眼看待。孙部与日军的作战中的损失,只补1/3,其余自行解决。因此这个招募处对第3集团军,对孙都是不可或缺的。

1942年军政部命令招募处经理人事仍由孙管辖,但行政业务由汤负责,加上孙部不再担任河防守备任务,等于斩断了孙和第3集团军的重要经济和人员补充来源。

孙部调驻陕州后,面对上述不利的形势,准备秘密派人北渡黄河过到晋南,发展势力。同时指示部下和伪军孙良诚拉上关系,准备两手打算,一担抗日形势不利就可以当伪军做汉奸,但遭到一部分部下的反对。另一方面,为了控制杂牌部队,蒋介石向第3集团军派了很多干部,但被孙以种种借口予以撤职。

以上几个方面汇总到蒋介石处后,针对西北军大批将领投敌的现实,蒋提前下手,以“通敌有据”(指勾结日寇)的罪名,密令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扣押孙桐萱。

根据解放后孙自己的叙述,他被蒋扣押是因为部队里有共产党的秘密组织,他保护过共产党员,任由地下党在部队存在;另外他给过同在豫皖边区的新四军5000块钱。(这两种原因都列出来,因为我们不在那个环境,不是当事人。鉴于孙是在解放后在北京讲的,也许以后会真相大白的。)

1943年1月18日,蒋鼎文在洛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以宴客为由将孙桐萱扣押。3、4天后由三四十名人乘专列武装押解到宝鸡警备司令部,在此关押18天后,由重庆派来一架飞机,由军统吴仲离带四名特务将孙押往重庆。先是关在重庆市珊瑚坝蒋介石卫队团内。大约半月后,在一天夜间,由一群便衣特务乘四、五辆小汽车又将孙桐萱押到瓷器口东南山坡下的一个孤院子里,由蒋介石卫队团的一名副团长带领20名战士,另有七、八名便衣特务日夜轮流看守。十余日后,孙被押往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蒋介石亲自对其进行了审讯。据说在孙被扣期间,蒋介石曾批过一个条子,决定枪毙孙,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讨论时没有通过,一是认为证据不足,二是怕影响原西北军其他将领。

被审讯后,孙桐萱仍被押回山坡下那个独院里监禁。一直呆了八个多月,后来有所松动,可以在特务跟随的情况下到附近山坡上散步。一次,军政部长何应钦动员孙在歌乐山买所房子,在重庆长期居住下去。孙说:”我没有钱。”最后,何应钦提出让孙将其父孙锡荣迁来重庆,孙答应了。孙锡荣来到重庆,在名义上对孙宣布释放,但被告知:不得出重庆,不得向外写信和任何人联系、并在暗中有特务监视。

蒋介石由于并没有抓住孙投敌的真凭实据,最后提出给孙调动工作。不久,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派人给孙送来一纸中将军事参议的委任状。

孙桐萱被扣押之后,第3集团军被撤,其基本部队第12军被汤恩伯收编,将营以上军官大部分进行了撤换,由贺粹之担任军长,只有第22和81两师。抗战后,12军的2个师被缩编为整编81旅,并入刘汝明的第四绥靖区整编68师,后来又恢复为68军81师。在刘汝明撤往福建时,第81师在师长葛开祥率领下起义,副军长王振声和参谋长杜允中也随同起义。

1945年日本投降后,孙桐萱曾向蒋介石写书面报告,要求退出军界。1946年程潜任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孙在第一战区时曾跟随过程潜,便向他提出回北平等待办理退役手续的要求,得到批准。1946年6月16日孙桐萱回到北平。

孙以后一直住在北平。解放后,全国政协委员会对孙桐萱以生活上的照顾使他得以安度晚年。

孙桐萱将军于1978年9月9日在北京病故。逝世后,全国政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悼词中说:“孙桐萱先生早年就与我党有联系。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和影响下,他同情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做了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由于他不满蒋介石的卖国政策和反动统治,曾被其长期扣押和监视,几遭杀害。”

1、第三集团军司令部机要室秘书主任朱晦生上校是1926年入党的老党员,是郑州、开封一带地下党的负责人,曾在孙部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并建立了特别支部。朱晦生从参军就在跟随在孙的左右,是孙的老部下了。第一战区特务头子岳炳烛侦知朱是共产党后,曾要抓捕朱晦生,被孙顶了回去。汤恩伯也曾亲自出马给孙打电话,孙桐萱以自身性命担保,掩护下来。朱晦生为了报恩,在孙被扣后曾酬款去救,但无果。

2、1939年在国民党宣布“制止异党活动”、积极开始反共的时候,刘贯一同志找到孙桐萱为新四军募集服装费,孙慷慨解囊,捐助大洋五千。

孙桐萱爱好书法,驻防兖州时,只要有空,每天都要写毛笔字。他还经常将自己练字时,写得较为满意的字幅留出来,存放一边。字虽写得不算好但只要有人向他索取,他便很高兴地馈赠一幅。

孙的原配夫人张伯苓。也很爱好写字。她留跟孙的秘书高迈天(当时较有名气的书法家)学习书法。孙的二姨太肖艳芬,在孙驻防兖州时在周村娶的一个戏班演员。孙还有个三姨太 。

孙桐萱四弟孙桐岗,是中国早期的著名空军飞行员。从德国毕业时,驾机从柏林横跨地中海、印度洋飞到国内,飞回南京,当时轰动全国。1945年8月日军投降时在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任空军少校。在1935年,有人从中作媒,提议孔、孙两家联姻,即把孔祥熙的大小姐孔今仪嫁给孙桐岗为妻。但不清楚具体原因,没有成。

孙的子女具体不详,应有一名叫孙智正,还有一名叫孙美霓。

德州小西门抗日保卫战

随心

七七事变后(1937年),我华北大地很快沦陷。当年9月,侵华日军沿津浦铁路大举南犯。9月24日侵占沧县(现沧州市),后又沿津浦路先后占领南皮、东光、桑园等地。

9月26日,国民第3集团军的第12军81师,奉命在德州长庄一带构筑防御工事,以备抵御日军进犯德州。

该部队在师长展书堂(81师少将师长)的指挥下,组成了以81师243旅486团为骨干、由全师各部抽调骨干500余人的奋勇队,在486团团长赵廷壁上校的带领下,从德州出发绕袭桑园的日军,次日凌晨与日军发生激战,至上午8时夺回桑园火车站,大挫日军前锋的锐气。

当展书堂师长正要挥兵北上时,韩复榘突然命令该部10小时内撤到禹城,从而,使驻德州的主力部队撤出了战斗。

稍作休整的日军矶谷集团,聚集兵力借机进行反扑。他们以坦克、铁甲车为先导,在八架飞机的掩护下向德州扑来,9月30日到达德州(当时称为德县)。10月1日,日本侵略军在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向长庄阵地发起进攻。

当时的阵地上,只有运启昌的第243旅的旅部、486团的一部分以及81师的炮兵营,几乎没有战斗部队。防守兵力严重不足,故经过短暂的交火后,这些部队也按照韩复榘的命令撤出了战斗,德州城北的前沿阵地丢失。

随即,日军向德州城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日本空军出动八架飞机,向德州城的小西门、北门、火车站等处进行狂轰滥炸。小西门及以西的城墙角(号称靴子城的靴子尖)离铁路最近处不过30米,是德州乃至山东的北大门,这时它首当其冲的成了日军进攻的主要目标。

沿铁路行进的日军铁甲车在城西的铁道上,集中火力轰击小西门附近的城墙。日军的坦克及重炮也集中火力,向城墙上的守卫阵地进行狂轰,步兵象潮水一样向城头涌来。德州城立即笼罩在一片硝烟火海之中。

因韩复榘为了保存实力,下令所属部队全线撤退。致使守卫德州城的部队,仅有第12军81师243旅485团不到一个团的兵力。485团在团长陈延年上校的指挥下,以城墙为防线奋勇抵抗、全力固守。日军飞机轰炸时,他们就退到城墙下的防空洞里,炮火一停立即上城墙阻击日寇。他们毫不顾忌自己的生命,顽强的击退了日军一次次的疯狂进攻。

据原第12军81师炮兵营三连二班班长杨云青回忆:日军以铁甲车、飞机、坦克为前导,大举进攻德州城。这时,德州城内仅有485团的一部和我们炮兵营。我们3连的阵地,在城墙西北角靠近铁路线的小西门处。日军先是以3架飞机轰炸,后增加到18架飞机,对我们的阵地进行反复的轰炸。

铁路上铁甲车,不停用机枪地扫射和炮击,之后他们用坦克撞击小西门的木制城门。在小西门上防守的三连连长古大长(河南遂平玉山镇北门里人),把迫击炮弹按上顶火帽,从城上连续掷向敌坦克。日军的坦克被炸毁了,古连长也被铁甲车上的机枪射中前胸,而光荣的殉国了。

后来城墙被打开一个缺口,日军攻入城内,我守军组成敢死队,由该团营长带领冲入敌群,在小西门以西得靴子尖北与日军展开肉搏战。战士们挥舞大刀勇猛拼杀,最后将与数倍于己的日军赶出了城外。由于双方连日激战,多次拉锯式的肉搏,我485团伤亡惨重,严重的缺员。但战士们仍顽强的坚守着阵地,抗击着数倍于己的日寇,有力的牵制了日军的南侵。

终因没有两翼无友军的助战、后续部队的支援,又没有后勤补给的情况下,第485团在绝大多数将士殉国后(有的记载全团殉国),少数将士于10月3日凌晨从南门撤出德州。

10月3日,德州被日军攻陷。

日军的一个甲种师团,攻陷德州小城竟用了3天4夜的时间。且系在城中仅有不足一个团的兵力,日军兵力和装备均优于我军的情况下。德州城墙周长10里零180步。一个建制完整的团,5米的空挡才可有一人把守,何况他们还不足一个团。

据孙桐萱将军生前回忆:日军因攻陷德州不利,当时日军驻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司令官香月清司曾受到日本军部申饬。

今日,我们可想而知,这一防御战的惨烈程度;中国军人在抵御外来侵略时的英勇顽强。所以,他们虽败优容,这一战,绝对是德州乃至山东抗战史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他们为山东的抗日做出了榜样。

战斗结束后,在德州保卫战中牺牲的中国士兵,大部分都被当地百姓埋在,小西门附近的北城墙根附近,就是现在残存的城墙角附近。

日军侵占德州后,对德州人民进行了疯狂的报复,他们将17名群众用铁丝穿过锁子骨,并用刺刀将其全部捅死。随后,又残杀无辜群众5人,烧毁民房40余间,宰杀大批家禽牲畜。制造了惨无人道的“赵庄惨案”;

他们从小西门进入德州城后,将藏在城墙根下防空洞里的30多名百姓,用机枪向防空洞里扫射,将其全部杀死。当他们发现胜利街某某家的地窖里藏有人时,就向里面丢了四颗手雷,当即炸死20多人,10余人受伤,吃奶的婴儿同母亲一起惨死在血泊里……。

日本鬼子就是以这种残暴的方式,开始了侵入山东后惨无人道的罪恶活动。

从此,德州人民沦落成了亡国奴,步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

在德州小西门抗战中阵亡的将士们永垂青史!

2014年9月3日 第十二军被歼经过——霍守义

2020年10月21日 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