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565553317

淮滨县2023年小麦后期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针对去冬寒潮多发、早春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部分小麦叶片受冻、春季旱象抬头等不利因素,全县各地加强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服务,促弱控旺转壮,除草防病治虫,全县小麦起身拔节期一、二类苗占比94.4%,是近年来较好的一年。4月初,我县出现大范围降水过程,及时补充了土壤墒情,对小麦拔节孕穗期生长发育非常有利,为今年夏粮再夺丰收奠定了基础。现在距离麦收还有1个多月时间,小麦生产还面临赤霉病、倒伏、干热风、烂场雨等多重风险,各地要立足抗灾夺丰收,以“防病治虫控危害、养根护叶促灌浆、‘一喷三防'增粒重、防灾减损夺丰收、及时收获保归仓”为重点,坚持不懈抓好后期管理,做到小麦一天不收获,技术指导一入不放松,奋力夺取夏粮丰产丰收,现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防治高虫控危害。今年我县小麦后期病虫重点防控对象为赤霉病,白粉病、叶锈病、穗蚜等,据气象部门预测,4月中下旬我县还有2次降雨过程,与小麦抽穗扬花期高度吻合,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的风险大,是夺取今年夏粮丰收的重大隐患。我县各地要抓住抽穗扬花关健期,坚持“见花打药,主动预防”不动摇,确保防在发生流行前。药剂可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叶菌唑、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咪鲜胺等农药。在抓好赤霉病防控的同时,做好白粉病、叶锈病、穗蚜等病虫防治。

 二、养根护叶促灌浆。农谚讲:“灌浆有墒,籽饱穗方。”小麦开花至成熟期适宜的水分供应,不仅能够防止叶片早衰、保持根系活力,促进籽粒灌浆,而且能够平抑地温,预防干热风和高温热害影响。因此,对土壤墒情不足、有水浇条件的麦田应在扬花后7-10天左右,酌情较好灌浆水,以水调肥,以肥养根,以根护叶,增加粒数,促进灌浆,提高粒重。浇水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选择无风天气进行浇水,无风快浇、有风停浇。浇水切忌大水漫灌,浇后不使地面积水。 

三、“一喷三防”增粒重。多年生产实践和试验数据证明,实施“一喷三防”措施在小麦防病治虫、抗干热风、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灌浆强度等方面有明显效果,对增加粒重、提高单产、提升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小麦灌浆期要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将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叶面肥等,科学配伍、混合喷施,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实现“一喷三防”。杀菌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己唑醇、内环唑等;杀虫剂可试用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噻虫嗪、呋虫胺,联苯·呋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

四、防灾减损夺丰收。“麦倒一把草,谷倒一把康”。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倒伏时有发生。今年我县部分麦田群体偏大,后期存在潜在倒伏角险,要避免在灌浆中后期或有大凤的天气前浇水,防止倒伏发生。一旦倒伏发生,不能盲目进地采取绑扶措施,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和不必要的人工投入。发生倒伏的麦田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同时视情况开展叶面喷肥,促进籽粒灌浆。收获时要适当调整拨禾轮和割台位置,确保收获质量,最大限度减轻因倒伏造成的减产。 

五、及时收获保归仓。“麦熟一晌,龙口夺粮”。小麦成熟收获时间短,极易发生不可预测的灾害性天气,必须抢抓时机,科学收获。要指导农民在叶片枯黄、籽粒变成蜡质状、籽粒干重达到最大值的蜡熟末期及时收获。优质小麦收获前进行田间去杂,收获时清净收割机内的其他品种籽粒,并按同一品种连续作业,防上机械混杂。收获后单品种晾晒、单品种贮藏,保证优质小麦商品等级。

 各级农技人员要深入生产一线,走进田间地头,面对面指导农民科学开展后期管理,同时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发放明白纸,服务热线、网络、短信、微信等多种方法和形式加大技术宣传力度,提高关健技术知晓率和到位率。要充分发挥好名级各类小麦示范田和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作用,带动群众落实后期麦田管理关健技术措施。

2023年4月17日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