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565553317

任国栋:诗需要的是个性化的语言

 好话说三遍,再说多了无人见。这句俗语很多人听说过。说话这样,写诗又何尝不是呢?诗歌是由最凝炼的语言所组成的。如果说诗歌是一串珍珠项链,那么句子就是项链上的珍珠,架构就是穿起珍珠的链条。诗歌的语言是精炼的,浓缩的,个性的,含蓄的,鲜活的,无可复制的。因此诗人们的炼句功夫也是非同一般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就是很好的例证。推敲的故事更能说明这个问题。古人治学严谨的态度,追求至善至真的思想都是很值得我们今人好好学习的。
       近几来我翻阅了大量传媒的诗歌作品。在一些描写爱情的新诗作品中,出现最多的词是“回眸”,是“邂逅”,似乎没有回眸和邂逅就没有爱情的美好和感动。当然“回眸”和“邂逅”都是好词语,但使用多了也就俗气了。像存放进冰箱里的剩菜,虽然味道不错,但端上桌面总是很少有人动筷子。其实,这些词语它们自身并没有错,有错的是我们,是我们对它们不尊重的使用。一说诗就提到“远方”,“远方”也是好词语,能带给我们许许多多联想。但“邂逅”多了,“远方”多了,自然也没人愿意回眸。甚至于让人不屑一顾。
       诗的语言不能生搬硬套,鹦鹉学舌。它不适合工厂化生产,只能在小作坊里酿造。诗的语言要新颖,要独到,要个性,要与众不同,要不同凡想。
        记得毛泽东同志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这里的语言不仅仅指口语,还指书面语言。书面语言里当然包括诗歌语言。学习语言群众最好的老师,书籍是最好的教材。因此多聆听,多阅读是学习语言的最好的办法。
        是故,所谓平庸泛泛,难为诗乎。

2024年6月16日 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