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565553317

宫杰超:淮滨"五•七"干校往事

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正部级。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五•七”干校, 1969年4月创办于河南省淮滨县。

前言

淮滨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鄂豫皖三省交接之处,横跨淮河南北,以居淮河之滨而得名,是春秋时期天下第一循吏、治水专家孙叔敖的故乡。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曾有一段特殊的历史。1969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淮滨县接收一个军用农场,建立了总行五七干校。人民银行的1300多名干部,除87名仍留总行工作外,其余全部下放淮滨,不少人携带家属、子女而来。1969年11月,财政部直属高校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从北京南迁淮滨维持一所大学的政治性运转,教职工和500名大学生在淮滨度过一段特殊的时光。1972年之后财政部的下放干部也来到淮滨五七干校。

时至今日,已经五十年过去了。淮滨地界早已没了这群人的身影,但他们的到来,始终是淮滨历史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在“文革”这个特殊的年月里,中国研究制定经济、货币、税收政策的,设计人民币的,研制印钞机的,搞保险的,还有财政、金融教育者们都聚集在这块土地上。人群中,有从英国、法国、日本、美国、瑞士、苏联归国的高材生,有革命老战士,还有旧中国的银行家。年龄上,有七十多岁的老教授,有年富力强的高级干部,有年轻的大学生,还有年幼的孩子。他们不远千里从北京乘火车赶到信阳,再坐在卡车的箱斗里奔赴淮滨。后来,大多数人返回北京和家人团聚,也有的人派遣、分配到祖国各地,还有的人遭受意外而被埋葬在淮滨的黄土里。 在变幻莫测的岁月,淮滨的艰苦条件困扰着每个人,但他们坦然面对所有的坎坷,在逆境中保持乐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给后人带来很多启示。

一、央行淮滨五七干校的办校始末

五七干校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产物。1968年5月7日,第一所五七干校——黑龙江省柳河五七干校创办。同年年10月5日,《人民日报》以通栏标题发表了《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提供新的经验》。自此,中国开始掀起了兴办五七干校的热潮。

《人民日报》发表上述报道时,“文革”处在高潮期,总行机关工作由军管会、群众组织大联委主持。1969年1月25日,总行军管会,大联委召开办公会议,专题研究“五七”干校问题,会议决定三个问题:一、选校址原则:必须在北京外,有土地和现成房屋,交通较为便利;二、指定专人尽快外出选校址;三、要求各单位尽快将首批下放人员定下来,报军管会办公室。

选址淮滨

在1968年末,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机关职工有1200多人,加“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职工家属”,总人数约在一千四五百余人,干部走“五•七”道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家属不在城里吃闲饭,把三者栓在—根绳上,若启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选定办校地址,被指定选校址人员,先后四次赴湖北、辽宁、宁夏、河南等地选择办校地址,司理同志参加了前3次选择校址工作。

1968年6月31日,岳沄州等2人,专程去湖北办理此事:省革命委员会生产组同意银行在荆州地区江陵县办 “五•七”干校,经考察,这里地处江陵县城西,紧靠长江河堤,是一大片荒地,有地无房,道路不通,武汉到荆州没有铁路,长江航运逆行需30多小时,路线太长,长江发洪必受其害,难以在此办校。

1969年2月4日,由军代表张桂馥带队一行7人,前往辽宁省盘锦垦区羊圈子草场选校址,在垦区革委会生产组负责人李天同志陪同下,经过两天调查了解,这里是盘山、锦州两县合力开发区,总面积有400余万多亩是芦苇地,恳区革委会同意划出2000亩,供银行办五七”干校,只因这里基础设施差,房无—间,道路不通,一切从头做起,投资大、工期长、难以择地办校。

1969年2月12日,大联委代表朱纯德带队—行3人,专程去宁夏平罗潮湖农场选校址,这里的国务院“五七”干校同意划出一部分土地供银行办“五•七”,只因这里的土地受黄河流域影响,盐碱化严重,而且地处风口,常年风沙漂扬,显然不易在此办干校。

最后一次选校址是1969年春,定在河南省淮滨县马集公社一所地方劳教农场,有地2万多亩,且已种小麦、长势喜人、下设10多个分场,各分场都有房,在信阳有接待站,从信阳到此地通公路,是办校较为理想场所,领导同意、群众满意,“五•七”干校终在这里落户。

河南省淮滨县马集公社,地处淮滨地域中部,南距淮河5公里,北距洪河10公里。建国初期,南北两大河流泛滥时,自然灾害频繁,群众生活困苦,人口外流。1955年,河南省民政厅在淮滨县马集设置安置农场,占地广阔。之后该农场移交地方驻军。1969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接管了这个军用农场,作为总行干部和职工们下放的地方。

淮滨五七干校启动

校址择定后,办校工程立即全面启动。

1969年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机关召开群众大会,欢送首批到淮滨干校学员,张桂馥军代表讲话,再次传达了“五•七”指示后,向即将下去的同志们提出了要求。大会后,张桂香馥率领首批下放学员,表走“五•七”道路决心。

4月6日12时4分,首批下放人员(又称先遣部队)约 200余人,在北京站乘火车前赴“五•七”干校,司理同志被列为首批下放人员之一,为走“五•七”道路迈出第一步。里程说近实远,次日3时39分到达信阳,在接待站早餐后,早8时改乘汽车, 12时到淮滨县马集“五•七”干校所在地,到校后参加校部所办为期3天学习班,其后开始筹建工作,迎接大军到来。

4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五•七”干校对外宣布成立。当晚,淮滨县革命委员会、县武装部、银行“五•七”干校、举行联欢晚会,祝贺银行“五•七”干校成立。

五七干校占地面积很大,以马集镇为中心,纵横几十里地。东至固城姜营、西临三空桥张门集、南抵马集〇二农场、北达赵集六里庄。

4月18日,校部举行扩大会,首先军代表宣布干校革命委员会成立,由于党组织尚未恢复,革委会为干校最高权力组织,领导干校一切。并指定李聘周为革委会临时负责人。接着李聘周代表革委会,宣布校部政工、生产、后勤三组负责人名单,分支机构按原机关司局编制设8个连,后又增加机务连,如办公厅为一连、政治部为二连,并指定各连正、副连长。

这里6月1日前后,麦收开始,军管会要求在麦收前,下放干校人员必须全部到校,5月底下放干部、知 青、家属共计1100余人,全部到位。

总行机关幼儿园也从北京搬到淮滨县马集公社,幼儿园的相关设备、老师、学生一股脑儿也到了农村。此外,还建立了“五七”中小学。

除了总行各部门人员来到淮滨,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北京造币厂,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杂志,这些单位的干部、职工也一并从北京下放淮滨。

1969年夏,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合并。同年秋,出于战备需要,北京的高校外迁。财政部直属高校中央财政金融学院(1996年更名中央财经大学)南迁淮滨马集镇,在淮滨这个淮河边的偏远小县维持一所重点大学的政治性运转。

1970年8月,中财在淮滨县城举办毕业典礼,并颁发了毕业证。当地驻军首长、淮滨县革委(县委政府合并)、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淮滨五七干校、马集公社负责人参加了大会。驻中央财金学院军宣队和中央财金学院革命委员会负责人在大会上讲了话,财政部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成员、革委会副主任也讲了话。

8月11日和13日,毕业生分两批离校时,驻院“军宣队”、院革委会及系分配小组负责同志同车专程送行270里,直至送毕业生上火车全部离开信阳。留校的教职工、当地驻军、公社干部数百人也在马集刷标语、设饮水站、敲锣打鼓、夹道欢送。 

 到了1972年,财政部下放的干部就没有去湖北沙洋干校,而是分到了人民银行淮滨干校,因此淮滨五七干校,也被称之为“财政部五七干校”。

      央行淮滨五七干校的撤销

1973年春,财政部决定撤销淮滨五七干校。一位亲历撤离淮滨的“五七战士”回忆道:离开淮滨干校的时节是个春天,这天阳光灿烂、春光明媚,把这个江南水乡映照得格外秀丽,但大家的心情难以表述。我们把行李装上卡车,爬上卡车。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战斗多年的淮滨干校。

1973年3月15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中央财经大学)接到了财政部党的核心小组就此前中财院的请示所作的的批示,同意中财院把淮滨马集干校的摊子撤回北京,并且指示要认真做好这项工作,把善后工作处理好。自此,中财撤离淮滨。

1979年2月 1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停办“五•七”干校的通知》, 宣告全国所有“五•七”干校停办,从此长达10年之久的 “五•七”干校,在中华大地上消失,央行此校,也不见其形影,只留下令人深思的史名。

下放淮滨的央行副行长和财政部副部长有:

央行副行长:丁冬放、尚明、袁子扬、胡景沄、方暤、刘鸿儒(中国证监会第一任主席)、陈立(中国工商银行第一任行长)、耿道明。(注释:他们有的在来淮滨前担任央行副行长,有的则是在离开淮滨后。)

财政部副部长:陈如龙。

2024年8月17日 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