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565553317

淮滨地名“营”和“寨”的来历

今日淮滨  尤新峰

        翻开 《淮滨县地名志》,你会发现淮滨的自然村名中“营”和“寨”的称谓占有相当比例,这种以住戍军营命名村落的现象说明淮滨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的古战场。
    以营命名的自然村落均沿淮河两岸分布,淮河以北250营,淮河以南187营,将近占全县自然村名的百分二十左右,防胡乡有李长营,说明该兵营长而且驻兵较多。赵集乡有铁炉营,说明该兵营是打制兵器的军营,相当于现代的兵工厂。张里乡有侉营,说明该兵营的兵都是北方人。与张里侉营相反,在固城乡张井村有一处古遗址叫“城上”,遗址东一条古水道旁有两个营子,分别叫冲东和冲西。淮滨本地会把水道称之为沟、港、河之类,很少称为冲,如马集的乌龙港,期思的大沟河等。根据遗址的商周遗物判断,冲东冲西的称谓最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那时候淮滨属楚地,只有南方的楚人才会把这条水道称为冲,把居住的兵营称为冲东冲西。在一九八四的文物普查中,固城乡的固城村,马集镇的李围子村,芦集乡的刘寨村,先后发现了“军司马”“军假司马”“假司马”三种汉代军职的铜质官印。这些印信的拥有者大致相当于现代军队师、团一级的军阶正职或副职。
    这些官印的发现,说明当时淮滨地区确实驻不少汉代的兵营。金代、元代就更不用说了。台头乡的丁营村发现有金代军职官印“都统印”。印上刻有“天兴二年,颍州总帅治”等字。天兴是金哀宗完颜守绪的年号,天兴二年为南宋理宗六年即公元1233年。颍州府治在今天的阜阳市,总帅府大致相当今天的军分区规格,战争年代以军事为主,总帅府权力要比今天的军分区大。《金史.地理志》载:“金之壤地封疆……南以唐、邓西南皆四十里,取淮之中流为界,而与宋相表里。”淮滨地区当时正位于金和南宋的交界处,淮河两岸少不了有兵营驻扎。就在这方都统印铸造的第二年,金王朝在蒙古和南宋的联合进攻下灭亡了。元代的军职官印出土于淮河南岸的王店乡白岗村,为 “霍丘等处义兵千户之印”,并刻有中书礼部造,至正十四年三月等字样。这个义兵千户不是指起义军,相反是元朝末年为镇压“红巾”军农民起义而设立的军事机构。《元史.百官志》载:“至正十四年二月,诏河南,淮南两省并立义兵万户府”,万户府官员为万夫长分属各省,驻于各县的千户所官员为千夫长,所谓义兵是由地方招募的士兵,《元史》中有“募土人为军,免其差役,令讨贼自效”的记载,通过上述材料来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由于淮滨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才保留了象带营称谓的村名、军职官印等大量与战争有关的历史信息。特别是在南北朝,宋金、宋元时期,统治集团以淮河为界划分势力范围,增加了淮河两岸兵营住戍的因素。战争破坏了村落,破坏了生产力,统治者用军垦的办法修复,兵营性质村落的诞生成了必然,这些村名有些取兵营的性质如铁炉营等,更多的则是取兵营长官的姓氏如张营、李营、夏营等等。当然,也有兵营移为民用沿袭兵营称谓的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不是局限某个朝代,因此有些较为古老的聚落就被称为某某老营子。
    以寨命名的村落和以营命名的村落截然不同,寨的出现在明朝末年和清咸丰年间。全县以寨命名的自然村落有138个,占全县自然村的百分之五左右,淮河北岸84寨,淮河南岸54寨。寨的产生源于淮滨地区当时的地主武装对明末李自成和清咸丰捻军农民起义军的抵抗。《息县志》载:“明崇祯八年,李自成分兵河南,自西北入息县境,又从东南去,哨骑遍村落,屯次朱家店,长陵、台子头……屯聚息县东乡者最久。”说明李自成义军曾屯聚息县东乡即今淮滨地区。咸丰九年,皖匪张宗禹纠众踵起,西寇息境,盘踞张里集,四处掠杀、数月始去。”这些记载再现了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和咸丰年间捻军以淮滨地区为根据地展开轰轰烈烈军事斗争的宏大场面。
    这一时期,淮滨地区以退休官员和地方豪强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纷纷修墙筑寨,纠集乡勇,举办团练,帮助明清政府镇压农民起义,抵抗农民起义军的进攻。旧志、墓碑,地方庙宇重修碑刻对这些地主武装的抵抗行为多有记载。从此,淮滨一带以寨为名的地主武装据点保留下来,成为今天自然聚落的村名。在新里乡黄李寨村发现的明朝黄用学木主碑位序文对当时地主武装筑寨,抵抗农民起义是这样记载的:“公万历乙卯举人也,任山东平阴县,有政声。因明季之乱挂冠归里,筑寨以自固。县邑皆受其害,惟我黄李寨安堵无恐焉……兹于咸丰七年,皖匪扰境,固其旧迹而重修之……以后虽群寇蜂起,未有敢躏吾境者……”对淮滨一带“寨”的来历作了详细说明。

2017年3月23日 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