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565553317

淮滨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淮滨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信阳市社科知识大篷车进基层”活动宣讲材料

红太阳学校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淮滨高中的杨建平。有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学习和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感到非常荣幸。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淮河之滨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我们淮滨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淮河中上游,是一个美丽富绕的内陆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豫东南“鱼米之乡”的美称。洪河、闾河、白露河四面环绕,淮河干流横贯其中,享有“淮上江南”美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淮河之滨,一起去触摸淮滨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淮河之滨的昨天

 淮河之滨,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多年前,先民们已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或傍水而居,从事渔猎 ;或立庐岗原,畜牧农耕,创造出淮河上游灿烂的原始文化,留下了一桩桩历代人民开发淮滨建设淮滨的英雄业迹。下面想通过传说、故事、人物的介绍,走马观花地感受一下她昨日的辉煌。

昨日淮河之滨,充满神奇,令人神往。
关于淮河的来历就有三种说法。
    淮河的来历第一种说法: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个淮夷族的人家,逃难落户到淮河边上浮光山(浮光山即今濮公山)下。全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儿子从小就心灵手巧,母亲就给儿子起名叫灵子。
    灵子家里穷,每天靠上山打柴度日子。一天,母亲得了重病,家内无钱买药,灵子就照着民间验方上山采药。他采了一种又一种,摘了一棵又一棵,还差一样没找到,就爬到一个陡坡上,不料,脚一滑就摔死在山下。
    正巧,王母娘娘路过此地,就将拂尘一挥,小伙子蹬了蹬腿,慢慢苏醒过来。灵子睁眼一看,只见王母娘娘驾云而上,才知道原来是王母娘娘救了他。这时,空中突然暴风骤起,随风飘下一条白裙带。那白色裙带一落地,却变成了一条又宽又长的大河。
    这白裙带怎么能会变成大河呢?原来,这条白色裙带是从王母娘娘身上掉下来的。早生凡心的白色裙带,看灵子忠厚老实,孝敬母亲,就趁暴风骤起之机飘落下来,要和灵子成亲。不料,被王母娘娘发现,拔下金簪对下面一画,那白色裙带就变成一条大河。这条大河就是现在的淮河。
    淮河的来历第二种说法:
    古时候,淮河并不那么长,也没那么宽,更没那么深,只不过是一条小沟沟。人们可以从它身上一跨而过。那么,后来咋变成了一条又宽又长的大河呢?说起来,这里有一段玲珑玉剑降恶龙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这条小沟沟两边都是槐草滩,小沟沟北面有个李员外,心地善良,修桥补路,周济乡邻,人们称他李善人。有一次,李员外到张天师家做客时,轻慢了张天师家的童儿秃尾龙。张天师担心这秃尾龙要寻事生非。于是就给李员外一把降龙宝剑,让李员外谨记今年七月十五日,如遇秃尾黑龙寻事,可将它抛入空中,便可治服孽龙。
    刚到七月十五日午时,只见天空乌云翻滚,电闪雷鸣,裂石惊天。李员外见此情景,急忙取出玲珑玉剑,抛向空中。只见那玉剑,金光万道,瑞气千条,直向黑龙穿去。那黑龙知道这是降龙之宝,扭头想逃,可为时已晚。那玉剑早已从龙背上,穿心而过,剑随龙落,把那秃尾黑龙钉在小沟沟之中。那黑龙摇头摆尾,拼命挣扎,小沟沟被它越摇越深,很快变成一条大河,而且把小沟沟两边的槐草滩全都毁了进去。因这条大河是槐草滩所变,人们就给它起名槐河,日子久了,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淮河。
淮河的来历第三种说法:
相传,很久以前并没有淮河,又一次张果老应王母娘娘之遥,到天庭赴蟠桃盛会。他的小毛驴没法带上,又没有人照看,临走时,他就用木橛子把驴子糸到张庄集东边的高岗之上。他刚走不久,驴子就把木橛子周围的青草吃得精光。要知道,天上一天,可就是人间一年呀。张果老尽管在天上没呆多长时间,但他的驴子早已饿的难以忍受。一开始,只是高声嘶叫,后来主人还是不来,他就开始很不耐烦地乱蹦乱跳。最后,那驴子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使出全身的力气,拼命地连拖带拉。折腾了好半天,终于把糸驴橛子拔了出来,那驴子撒腿就跑。
 就在此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但见那木头的糸驴橛子,金光四射,被驴子拖在地上,隆隆如动地惊雷。这时人们定睛一看,这才惊奇的发现,糸驴橛子经过的地方,立刻出现一条小沟,而且泉水瞬间涌出。只见那泉水越来越多,水势越来越大,小沟也被冲得越来越宽。不久,糸驴橛子拖过的地方就出现了一条又宽又长的大河。它,就是今天横贯淮滨的淮河。
 也许是由于驴子跑得太快,糸驴橛子被拖得上蹦下跳,忽左忽右。所以,现在的淮河,深浅不一,弯弯曲曲。
关于闾河的来历
   淮滨和息县交界处有一条小河,人们叫它“闾河”。可是沿河居民却说,它的真正名字叫“驴河”。原来,这里面有个古老的传说。古时候这里住有姓吕的两个兄弟。哥哥大蛮憨厚老实。弟弟叫二牛聪明能干。
  一个深秋的夜晚,天气很冷。有一个衣着褴楼的干瘦老头,牵了一匹白嘴白蹄,浑身墨黑的瘦毛驴,到二牛家借宿。二牛两口就把他支到大蛮家去。大蛮两口见老头饥寒交加,怪可怜的;忙让到屋里,做点饭给他吃,还给毛驴喂了草料。第二天,便拿出父亲在世时酿造的陈年好酒,为客人饯行。老头见酒非常激动,随口胡谄出四句诗来;张口忙把酒尝,果然玉液琼浆,老汉嗜酒如命,临死不忘杜康。临走时,老头坚持要把驴留下,帮助大蛮犁地。 
   这驴乍看不起眼,可力气竟是大得出奇,把地翻得很深。大蛮很心疼驴,不肯打它一下,还怕累坏了它。每天早早收工精心喂养。大蛮的一亩多高梁地里却出现了奇迹,长得比酒盅还粗的高梁杆,还被沉甸甸的穗子压弯了腰,到秋后竟打了两石多红高梁。二牛两口得知哥哥有头宝驴,硬要借用一下。地犁得很深,驴走得也不慢,但二牛两口贪心不足,仍旧嫌驴走的不快,不断用鞭子抽打着。那驴被打火了,不顾一切地飞奔起来。地里的土被掀起到两边很远的地方。二牛的田顿时变成了探沟大壑这一下可把二牛吓傻了。
   突然,他象发疯似的,沿着驴拉出的深沟边沿追起驴来,嘴里不断地叫嚷:“站住!该死的驴,站住站住。” 二牛如癫似狂地奔跑一阵,忽然眼前出现白茫茫的一条河流,原来已经来到淮河边上。回头看那驴犁出的深沟已经和淮河连接起来,变成一条河了,但却见不到驴的踪影。正当二牛发愣时,忽听头上有驴的嘶叫声。当他抬起头来,恍惚看到了那条驴正驼着去年到他家借宿的那个老头,在云端奔腾,转眼间就消失在白云之中了。
    消息传开了,人们都来问大蛮。一个教书先生根据大蛮进述的四句诗,解释出藏在诗头的四个字:“张果老临"。,人们得知,那头驴便是张果老的神驴。所以,就把这条河叫“驴河”。息县历代官府都把“驴河”叫“闾河”也许是“闾河”比“驴河”文雅一些的缘故吧。

昨日淮河之滨,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淮河之滨,西周时为蒋国,战国时期为楚国期思邑,明清属光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这里是楚国名相孙叔敖的故里、中华蒋姓的起源地。这里文化底蕴丰厚,历史传统悠久。下面仅举两例,一窥淮河两岸流传着的很多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
1、乌龙集的神奇传说
    淮滨老县城在旧社会叫乌龙集,而乌龙集在很早以前名叫“符家店”。那符家店为啥要改为乌龙集呢?这里也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淮河水域由东海龙王的四子小乌龙镇守。他十分热爱淮河两岸的土地,体贴同情勤劳勇敢的人民,淮河两岸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后来接任的是小乌龙的长兄大白龙,它在淮河两岸为非作歹,残害黎民百姓,人民流离失所。小乌龙劝解大哥改恶从善,大白龙不但不听,反而认为小乌龙想霸占这块风水宝地。有天夜晚,它忽然向小乌龙发起攻击。小乌龙斗不过大白龙,只好向东海方向逃去。这小乌龙一走,凶恶的大白龙就更加肆无忌惮,整天兴风作浪,河水泛滥,祸害百姓,淮河两岸,昔日肥沃的田园,顿时变成荒地。
一天夜晚,小乌龙托梦给符老汉说:“符老汉,你们快准备石灰,越多越好,七天以后,我把大白龙引到南河汊里。当我跃出水面时,你们就尽快投石灰,一举把白龙灭掉。” 七天以后,到了正午时分,果然,见远远的河面上腾起了水柱,一黑一白两条龙拼斗在一起。只见那小乌龙且战且退,大白龙张牙舞爪,紧追不放。不一会,它们就进了南河汊。只见小乌龙猛挣脱了大白龙,跃出水面。大伙急忙把石灰投入水中,刹时,河水象开了锅一样咕嘟起来,整个河面热气腾腾,烟雾弥漫。大白龙也忽然跃出水面,小乌龙一急,便又迎上去,和大白龙缠绞在一起。傍晚,河汊上的烟雾渐渐飘散,河水慢慢平静下来,水面上飘起了两条龙的尸体。符家店的人们含着眼泪,把小乌龙打捞上来,以隆重的葬礼把它安葬在淮河岸边。
为了不忘记小乌龙的恩德,符家店的人们在淮河岸上建起了一座“乌龙庙”,并把符家店改名为“乌龙集”。
    2、张果老成仙张庄集
    河南省淮滨县张庄集,传说是张果老的故乡。张庄集原名又叫张果城,张果老成仙后曾一度改名为仙庄集。
  张果老本是穷苦人出身,常年以帮人运货为生,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一天,他路过一座破庙时,突然闻到了一股异常的香味。张果老将毛驴拴在庙门前的一棵小树上。进去一看,破庙里竟然有炖得滚烂的一锅肥肉,味道出奇的美。于是,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从门外的小树上掰了根树枝当筷子,吃将起来。
    原来离这座庙不远处,有一个性情孤僻古怪的教书先生,平生专一修身养性,以求升天成仙。有一天,他听说在离学馆不远的一个大荒坡,经常有一个光屁股小孩出来玩耍,整天不回家。虽然个子很矮很矮,却长得白白胖胖,他断定那是一个成了精的何首乌。他早就听人说过,何首乌在地下生长千年以后,就会变成人形,谁能吃到这种何首乌的肉,谁就可以超凡成仙。在张果老经常路过的那座庙后面,先生果然挖出了一只长得肥肥胖胖的何首乌。怕被人遇见,就在破庙里支个锅,想人不知鬼不觉地独个吃了完事。没想到刚煮熟了何首乌,却被前庄的朋友死拉硬曳地请走了。
那何首乌个大肉多,张果老吃了个痛快也没吃完。这时,他的小毛驴在院外又踢又叫,他于是连锅带汤一起端了出来,让驴儿也喝个够。
    张果老吃罢肉,喝罢汤,打了个饱嗝,心中美滋滋的,突然看见有个人慌慌张张地朝这边走来。他慌忙起身,解开驴绳,屁股一抬倒坐在驴背上。谁知就在这紧追快跑之中,仙物生效,那驴儿也因喝了仙汤,四蹄早已离开了地面,腾云驾雾地飞了起来。传说,那被张果老用来当筷子吃何首乌的树枝干,竟然落地生根,长成参天大树,被当地人称作“果老树”。
  
昨日淮河之滨,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1、楚国名相孙叔敖
    义葬恶蛇。
期思,是著名楚相孙叔敖的故乡。孙叔敖少年的时候,他的父亲被楚将谋杀,母亲和他一起逃到乡下避难。一天他扛着锄头下地干活,突然看到一条两头蛇横卧在路上,不禁心中吃了一惊。他曾听人说过,两头蛇是一种很不吉祥的东西,谁若是碰见他谁就活不成,既是这样,那我也不让你活着再去害别人!孙叔敖没多犹豫,一个跨步,挥起锄头,将蛇打死了。正待转身要走,他又突然猛醒道:这个恶物,既是别人见它不得,说不定死了也要害人哩。于是他又在路边挖了个深坑,将双头蛇的尸体埋在坑里,这才放心地走回去。孙叔敖这种舍己利人的高尚品质受到了后人的传颂和尊崇
    优孟衣冠
    孙叔敖一生清廉,忧国为民,私门不入一钱,死后妻子儿子穿着粗布衣,靠打柴度日。伶人优孟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于是,他就花了一年时间,摹仿孙叔敖音容动作,唱《慷慨歌》给楚庄王听。大意是 “ 贪官不能当,又值得当;清官能当,又不值得当。贪官不能当,是因为当时名声太臭;值得当,是能发财立业全家享福。清官能当,是当时有清名;不值得当,是儿孙都跟着受穷,穿破衣干苦活。人们认为做官的都有钱,只知道孙叔敖做了楚相,却不知道孙叔敖廉洁从没占过一分钱。”楚庄王听了很感动,就把寝丘之地,也就是期思,封给了孙叔敖的儿子。
     2、国学大师刘盼遂
    朴实无华
    刘盼遂先生是民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古典文献学家、语言学家。名铭志,字盼遂,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芦集乡(曾隶属于河南息县)刘套楼村人。早年就读于山西大学。师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先哲。他的外貌,可以用“朴”字概括,他的个头不高,带着一顶蓝色布帽,穿着一身洗得泛白的蓝布中山装,典型的老工人模样。人不可貌相,这句俗语,在刘先生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他做学问也可以用“朴”字概括,朴实无华,而又博大深邃,可谓继承了乃师王国维的风格。而且,他做人也可以一个“朴”字概括,他一生淡泊名利,很少社交活动,也从不在背后随便品评他人。他在清华的老同学谢国祯也曾善意地劝他多参加些活动,而刘先生则讲了句很有趣味的话:“谢多情,刘寡欲!”颇有《世说新语》的味道。
学识渊博
    刘盼遂先生绰号“活字典”,是训诂学专家。他有句名言:“书必读秦汉”.他喜欢把一个又一个生僻的古汉字写在了黑板上,他对所书写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感情,仿佛这些字都是他的孩子。他讲它们的来历,讲它们的读音,讲它们的涵义,讲它们的变化和演进,讲此字与彼字的比较,等等。他爱他写下来的每一个古字,他赋予每一个古字一段故事。他讲解,为什么古代烽火台警告敌情出现的时候,要烧狼粪。因为用其他物质做燃料,冒出来的烟经不起风吹,刮风的时候,烟会被吹弯,风大的时候远处看不见;只有狼的粪,不管风有多大,它冒出来的烟,永远是笔直的。他讲:为什么在封建时代,皇帝死称“崩”,诸侯或大官死称“薨”,而百姓去世称“死”。因为皇帝死了如“山崩地裂”,动静极大;大官死了如“山鸣谷应”,动静也不小,但不敢与皇帝比肩,一定要比皇帝小些;百姓离世,如同把一瓢水洒在沙地里,“丝”的一声,响过就完了。所以才有“崩”、“薨”、“死”之分。等等,

昨日淮河之滨,古镇老城,历经沧桑。
淮滨旧城,即古乌龙集,自古以来就是淮河南北的交汇点,形成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内涵。
“平畴遥望树荫浓,夹岸人家图画中。百尺层楼村远近,一弯流水村西东。人敦礼让商山俗,野遍桑麻白社风。闭户不知门外事,桃源一径想能通。”这是清朝康熙年间息县县令蒋彪在《过乌龙集即事》一诗中对乌龙古镇的描写,乌龙古镇的秀美风光和淳朴民风,跃然纸上。
淮滨老城,现在依旧保持着浓浓的淮河风情。走进建设街,你就会体会到时代的印记和历史的变迁。历史上的建设街,商贸繁荣,沿街店铺林立,染坊、油坊、医院、银行等民生设施一应俱全。居民富庶之余,便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当时笃神信佛之风盛行。据史料记载:乌龙集明清时期设薄溪里,在薄溪里范围之内,建国之初尚有二十多座庙宇。
值得一提的是,淮滨老城的建设街原火神庙的遗址上,还留存一根庙里的石柱。这根庙里的石柱在一个狭窄的居民小巷的路中间,上半部分已经缺失。也许有灵性和神佛的庇佑,这根影响附近居民出行的庙柱,得以留存至今,孑然屹立在寂静的小巷里。经历数百年的风霜雨雪,依然见证着淮滨老城的兴衰变迁。

昨日淮河之滨,人民坚毅,传统光荣。
淳朴聪慧的淮滨人民,不仅具有勇敢、坚毅的性格,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秦、隋、唐、元、明、清历代农民起义的战火,都曾在这里燃烧。淮滨人民,操戈奋戟,前赴后继,奋勇投入了历代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反抗封建统治的战歌。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淮滨人民的革命斗争掀开了新的一页。淮滨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一部分,勤劳勇敢的淮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勇敢地投身于革命斗争之中。1927年建立了淮滨第一个党支部,举行了“周黄暴动”,打响了淮滨人民革命武装斗争的第一枪。1934年,党领导的红军游击队以淮滨麻里店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发展红色区域,英勇出击,转战在洪、淮之间,中共豫东南地委和豫皖边区地委机关先后设在淮滨。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淮滨人民踊跃支前,为解放大军抢渡淮河提供了有利条件。

  淮河之滨,自古以来就是淮河南北文化的交汇点。勤劳善良的淮河儿女用自己的智慧,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永远受益的精神财富,历史也将永远牢记先人们的这些丰功伟绩。

淮河之滨的今天
  
 弯弯淮河水,滚滚东流去。淮河之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我们的前辈在淮河之滨,生息繁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奇迹。今天,淮河之滨的优秀儿女,在党的指引和关怀下,正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和战斗意志,谱写了铿锵有力的命运交响曲,描绘了绚烂斑斓的锦绣华图。她,在峥嵘岁月里高歌;她,在一穷二白中奋发;她,在栉风沐雨中扬帆。淮滨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淮上明珠,在淮河之滨,光彩耀眼,熠熠生辉!下面请让我们一起走近今日淮滨,去感受淮河之滨近几年取得的的巨大成就。
今日淮滨,风景名胜,如诗如画。
东西湖景区,目前是信阳市最大,最优美的城市公园,有“北国小江南”之称,“天然绿色氧吧”之誉。当你步入东西湖公园,让你感受到的是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一树一路,一湖一景”,数十处风格各异的小岛屿缀其中。道路、水体、小岛互为一体,构成一幅碧水蓝天、亭台错落、芳草铺地、鸟语花香、人在景中、景在湖中、湖在城中的风景画。景观大道宽阔豪迈,徽派建筑特色鲜明,湖光灯影流光溢彩,园林绿化错落有致,天蓝水碧环境宜人,人水和谐流连忘返。
淮滨淮南湿地,自然风光迷人。有以明太祖朱元璋纵辔扬鞭讨伐元军而闻名天下的饮马港;有以乌龙治水、王母梳妆、嫦娥奔月及姜太公垂钓等美丽传说而命名的乌龙港、天镜湖、兔子湖、七星湖等。这些犹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镶嵌在淮河之畔,因风光旖旎,被誉为豫南的“香格里拉”。晴日泛舟湖区,极目远眺,云蒸霞蔚,碧波荡漾;阴天凭栏看去,雾遮水面,烟雨迷蒙,景色苍茫。清晨,看旭日东升,逸然垂钓,犹如置身世外;傍晚,观落日夕阳,听渔歌互答,其乐融融,好一幅北国江南图画。
梦里水乡,期思古城,地势连绵起伏,域内河湖密布。淮河、白露河、期思河三川争流,浇铸出期思古老的文化 ;草湖、方家湖、兔子湖三湖相映,积淀着期思厚重的历史。期思的传说神奇而绮丽,则则优美而动听。期思的景色纯朴而奇丽,春看菜花多少抹黄,秋闻稻香满地金。村舍远近,耕牛悠悠,风光旖旎,民风淳朴.南有十里草湖绿接天, 东有百亩鲜荷映日红,西有千顷碧波锁玉兔.无论是泛舟湖上还是散步田间,都会使你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今日淮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老城改造换新颜,新区发展上台阶。淮河之滨的巨大变化有目共睹。弯曲的小道都通了,主干道路更宽了,夜晚路灯全亮了,整洁的路面也更干净了。白露河路、洪河路、吕河路的贯通,使得淮滨新区,道路四通八达,生活更加方便。尤其是淮河大道,那简直就是绿色画廊,走在淮河大道上,就是一种享受。
走在新城区,机器的轰鸣,不绝于耳;建筑车辆,来回穿梭。处处都在昭示着淮河之滨建设事业的突飞猛进。进入二十一世纪,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县商品房的建设步伐加快。淮滨新城、淮滨花园、福地华府等较为规范的花园小区,相继投入使用,百姓的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漫步在淮河公园,你会感到,自然生态,天人合一。公园内,有广场、灯光、花坛、雕塑、喷泉、音响等配套设施。迎着朝霞,晨练的剑影闪烁;夜幕降临,伴着悠扬的乐曲,人们翩翩起舞;节假日,更是游人如织,人头攒动。尤其是小桥流水,竹影婆娑,让人感到仿佛置身世外。
今日淮滨,文化教育,成果丰硕。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近几年我县已成功举办了两届淮滨淮河文化周,意义非凡,影响深远。《淮河明珠》《淮河之子》《淮河风情》等研究成果的出版,填补了我县淮河文化研究的空白。淮河博物馆,用丰富翔实的文物资料,全面展示淮河流域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水治理文化,是淮滨县取得的巨大治淮成果。
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淮滨的义务教育、学前教育都走到全市前列。淮滨教育园区落成,各种性质的学校尤其是像红太阳这样的民营学校更是如雨后春笋。淮滨高中作为我县的窗口学校,近几年也得到迅猛发展,为我们县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近三年高考成绩,一年一个新台阶,2013年高考被“985”院校录取的人数达三十多人,尤其是耿重庆被清华大学录取,更是振奋人心。
文化媒体,百花齐放。传统的广播电视,进行了升级换代。网络媒体也在淮河之滨的生根发芽,信息交流有了现代化的平台。报纸杂志相继出现,商业运作的《淮之滨》给淮滨的文化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党的喉舌报纸,《今日淮滨》的创刊,标志着淮河之滨的文化宣传进入一个全新境界。
今日淮滨,产业集聚,跨越发展。
淮河之滨的工业,以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围绕轻纺、造船、酿酒、粮油食品、杨木加工等五大特色产业。加速产业集聚,已初步形成了以轻纺、造船、食品等为主的工业体系。走进淮滨工业园区,那简直是一种震撼。尤其是华英集团,映着蓝天白云,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
  造船产业,发展迅猛。河南省船舶工业主要集中在淮滨县境内,淮滨县造船业代表着河南省船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尤其是近几年,淮滨造船业发展迅猛。生产厂家发展到13家,船舶制造实现了由木船、水泥船到中小型钢质货船的提升,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特色和生产规模。淮滨造船业已经成为带动淮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乌龙酒业,香飘万里。淮滨乌龙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座落在古老秀丽的淮河之滨的东湖景区。这里流水淙淙,绿荫苒苒,百鸟婉转,桂子飘香,优质矿泉,清冽甘甜。淮河之滨的乌龙酒业,就是用淮河之滨的乌龙古泉,酿造出了醇厚甘甜的乌龙酒。 沾一滴,满口生香,尝一回,难舍难忘。
今日淮滨,特色农业,初具规模。
淮河之滨,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县已建设成为全国商品粮、商品油 、弱筋小麦基地和国家粮食安全核心县。品质优良的息半夏、猫爪草等土特产品,闻名遐迩;猪、牛、羊、鸡、鸭等特色农业,初具规模。优质黄砂,蕴量丰富,易于开采,尤其是芦集乡的黄砂最优。
今日淮滨,商业发达,店铺林立。
走在大街上,扑面而来的商业气息,让我们感受到,淮河之滨的商业发达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从服装鞋帽城到豫东南商贸城,从华联超市到西亚丽宝广场,淮河之滨的商业真是突飞猛进。尤其是淮滨建材大世界的建成,标志着淮滨的商业发展,以达到立足本地放眼全国的新境界。最值一提的是淮滨的西亚丽宝广场,已经是淮滨人民休闲、娱乐、购物的理想天堂。
今日淮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
铁路、公路、水路,三位一体。京九铁路,横贯淮滨全境,北上中原,南下两广,四通八达。淮固高速公路,已把淮滨和全中国紧紧地连在一起。淮滨水运业遍及淮河、长江、运河三大水系,营运业务范围涉及包括上海等八个省市。运地之广,业务之大,也正体现了县委、政府提出的“打响淮河牌,做好水文章”的内涵。同时,淮滨的物流投送,快递服务等速递业务,发展迅猛,百姓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一句话:今日淮滨,水绿天蓝田园飘香,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今日淮滨,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幸福美满。


淮河之滨的明天

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淮河之滨,这颗淮上明珠,正承载着75万淮河儿女的殷殷期盼,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大步向前,走向下一个崭新的光辉征程!
明天的淮滨,经济更加繁荣。经济保持持续协调平稳较快发展,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力争“十二五”末,淮滨产业集聚区将实现基础设施全覆盖。
明天的淮滨,基础更加完善。城镇功能得到完善,承载能力显著增强,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取得重大突破。基础交通得到提升,县乡公路标准化、乡村公路网格化,“公—铁—水”一体化交通架构优势初步显现。
明天的淮滨,环境更加优美。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快。天会更蓝,谁会更清。尤其是“走读淮河”项目的出台,让我们看到未来淮滨的美好前景。
明天的淮滨,社会更加和谐。教育科技优先发展,就业相对充分,交通更加便利,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更为健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民主法制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改善。
明天的淮滨,人民更加幸福。人民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五保集中供养、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孤残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救助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普遍提高,人民安居乐业。

我们应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勤劳智慧的淮滨人民,一定会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一定会克服发展道路上的道道险阻。明天的淮河之滨一定会更加美好!  


各位同学,各位同行!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落实“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让我们紧紧跟随县委县政府的前进步伐,为把淮河之滨建设的更加美好而顽强拼搏。
各位同学,各位同行!让我们拿出向日葵的精神,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像向日葵一样,永远跟党走,爱家爱乡,永远心向红太阳。
最后,祝愿同学们,学习进步,快乐成长!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事业有成!祝愿学校,像那东升的旭日,越办越红火!     谢谢!
河南省淮滨高中  杨建平

2017年7月13日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