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565553317

水稻空秕粒的成因和防控技术

来源:365益农

水稻空秕粒是指不受精的空壳和受精后不能发育的半饱粒,是水稻生产上常见的一种生理障碍。在正常的气候和栽培条件下,水稻的空秕粒率在10-20%;但在某些特殊气候环境或不当栽培管理下,空秕粒率可达30-40%,甚至更高,这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

因此,在水稻生产上除了养根护叶争取大穗多穗外,还要减少空秕粒,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才能获得高产。

内因分析:

空壳是由于开花时不能受精而形成。形成水稻空壳的内因:一是抽穗前雌雄性器官发育不全,不能完成受精过程,以致形成空壳。二是抽穗扬花时,雌雄性器官不能协调,不能受粉而形成空壳。

秕粒是指颖花能正常受精,但在籽粒充实过程由某些原因而中途停止发育所形成的半实粒。造成秕粒的内因:由于充实物质优先供应优势粒(如一次枝梗的谷粒和早开花的谷粒)灌浆充实,在养分不足时,必然有部分营养劣势粒在发育中途停止充实而形成秕粒。


外因说明:

(1)温度 水稻抽穗开花最适温度为25-30℃,在20℃以下的低温,都不能完成受精过程,形成空壳。但遇到35℃以上高温,同样对受精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空壳率会大量增加。

水稻灌浆最适温度是21-23℃,昼夜温差10℃左右。在高温35℃经5天处理,秕粒率可增加10-15%。高温伤害一方面是高温逼熟,组织老化枯死快,充实时间缩短,另一方面是呼吸消耗大,影响同化产物的积累。在低温(18℃以下)灌浆,会影响有机质的合成和运输,秕粒增多。

(2)光照 谷粒灌浆物质中,2/3左右来自抽穗后的光合作用,1/3左右来自抽穗前光合产物以淀粉形态在茎叶中的积累。抽穗前15天和抽穗后25天的光照,特别是抽穗前5天和抽穗后15天的光照与秕粒的多少有密切关系,光照少、日照强度低、光合产物少,秕粒增多。

(3)湿度和风速 水稻开花受精最适宜的湿度为70-80%,气候太干燥对受精不利,容易形成空壳。但开花期间大雨或连日阴雨,湿度过大,也会影响受精和结实,形成空秕粒。台风伤害叶片或造成倒伏,都影响光合产物的生成和运输,会造成秕粒增多。

(4)栽培管理 插秧密度过大、施用氮肥过多、封行过早、田间通风透光差、水层管理不当、病虫为害,特别是后期产生贪青披叶或倒伏,都会使秕粒增多。

防控技术: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虫,根旺、茎壮、叶直,耐肥抗倒品种。

2、根据当地的光、温、水资源的变化规律,合理安排播插期,避开高低温的伤害。早熟品种不宜过早播种,以免穗期遇到低温,增加空秕粒。晚稻不宜过迟播种,以免后期遇到低温而影响结实。

3、根据土壤肥力和质地情况,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和合理灌溉。在抽穗前稻株生长健壮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看叶色施好壮尾肥和进行湿润灌溉,使根系活力强、寿命长、叶面积指数不至于下降过快,叶片光合作用能力强,可大大增加光合产物的生成,减少秕粒的产生。孕穗期或晚稻抽穗扬花期,如遇20℃以下低温,应及时灌深水,效果较好。抽穗扬花期遇35℃以上高温,可采用日灌深水,夜排降温,可适当降低温度,提高相对湿度,有利于提高结实率。

4、根外追肥可喷施磷、钾肥。在高温或低温出现时,根外喷施3%的过磷酸钙溶液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可增强稻株对高温或低温的耐受力,有利提高结实率和增加千粒重。

5、此外,及时防治病虫害也是减少秕粒形成的重要手段。


2017年8月23日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