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565553317

淮滨县2017年:务实重干亮点多

来源:今日淮滨

   (一)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圆满完成年度减贫目标任务,2826户13388人退出贫困序列,贫困发生率降至5.57%。在全省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实地核查和第三方评估中,全省排名第22、全市第2。脱贫攻坚代表河南省接受国务院第三方评估取得优异成绩,“支部建在链上,产业连成一片”、健康扶贫“1355”、“盘活三块地,用足AB券”等多项工作得到国家和省、市充分肯定。
    ●精准识别澄清底数。对照“两不愁、三保障”,采取“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六步工作法,创新开展档卡“集中阅卷会审”活动,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动态调整工作,做到应进尽进、应退慎退,新识别贫困户596户2214人,返贫10户48人,全县未脱贫人口11034户35236人。
    ●立足增收做强产业。实施产业扶贫“多彩田园”示范工程,明确特色种植、特色养殖、扶贫车间、光伏发电、电商扶贫5大类11项重点产业,每个重点产业形成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牵头单位、一个龙头企业、一家合作社“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建成示范村32个、基地130个,链接贫困户18167户。建成扶贫车间57个,带动592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户均增收1.2万元,实现3160人脱贫,带动了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落实政策到户到人。发放各类教育补助2341万元,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29891人次,实现对贫困学生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全覆盖。开展“脱贫攻坚·圆梦大学”捐资助学行动,帮助296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探索实施健康扶贫“1355”模式,上传医学影像远程会诊8200多例、心电3700多例,为贫困群众节省费用360多万元,被国家老促会誉为健康扶贫 “淮滨模式”、

老区健康扶贫样板,全市健康扶贫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创新举措全面提升。创新开展脱贫攻坚“五大行动”“大篷车”“九项清零”“十项提升”活动,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整合资金3.95亿元,精准安排实施扶贫项目221个。

(二)项目支撑更加有力
    ●重点项目快速推进。谋划项目402个,重点推进191个,完成投资121亿元。走读淮河二期、佰德信息产业园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额的162%、132%。淮息航运完成投资1.2亿元,新增G328(含淮河特大桥)完成投资2.8亿元,信阳淮滨港物流园区完成投资3.2亿元,我县大交通格局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
    ●跑项争资卓有成效。全年争取中央、省各类项目111个,争取省及中央预算内资金14.6亿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农业综合开发、千亿斤粮食工程、农村公路、城市道路配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一大批项目落地实施。淮河生态廊道建设项目进入财政部PPP项目库,实现零突破。
    ●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建立“六区联动、十部同战”工作机制,实行重点项目“周调度、月观摩、旬授旗”督导例会制度,完善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投资项目联审联批、项目融资政银企对接三大机制,着力解决项目推进中梗阻问题。集中开展项目观摩活动3次,召开项目建设调度会29次,调度项目207个256次,涉及责任单位48个,对项目进度滞后的7个单位发放了流动黑旗。建立重点项目建设前期经费保障机制,为临港经济区、百城建设提质、东西湖

片区环境综合整治等45个项目拨付前期经费3283万元。


(三)产业体系逐步完善
    ●提升产业集聚水平。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7.37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化厂房4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2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9家。为园区企业招工3800多人,召开银企对接会12次,为30多家企业协调银行贷款11亿元。政府投入1700万元租赁厂房,供新入驻园区企业免费使用。淮滨苏美达服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完成3栋厂房主体建设。造船产业集聚区全年造船159艘,产值6亿元,开工建设游艇生产车间。县产业集聚区获得省“5A级最具投资价值营商环境集聚区”金星奖,在全市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评比中获得县区第1名。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围绕纺织、食品主导产业,着眼延链补链强链,全年对接洽谈项目109个,签约40个,落地22个,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15亿元。轻纺产业拥有规模以上纺织及配套关联企业41家。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佰德信息产业园运营中心建成投用,纺织科技创业园项目开工建设。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华顺工艺品、百亚工艺品、君子林服饰、富贵食品等在海外“信阳专区”上线。获得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称号。

(四)现代农业加快推进
    ●夯实农业基础。打造高标准粮田11万亩,新增灌溉排涝面积14万亩、旱

涝保收田6万亩,连续两年夺得“信阳精神杯”。大中型农机保有量超过7000台,农业机械化率达76%。实施机井通电项目310个,覆盖机井922眼。全年粮食总产57万吨,增速居全市第2。
    ●发展特色产业。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弱筋小麦纳入全省“三县一城两基地”发展战略,成为全省8个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县之一,种植面积达60万亩。与鲁花集团达成合作协议,优质花生种植面积达20万亩。大力发展蔬菜瓜果、食用菌产业,种植蔬菜13万亩、中药材3万亩。加快发展养殖业,建成肉牛养殖基地7个、狮头鹅养殖基地10个。
    ●提升规模效益。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分别达到1575家、1100家、50家。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3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9家。主食产业化工作连续4年位居全市前列,获得中国好粮油示范县称号。

(五)百城提质成果丰硕
    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双修”工程,重点推进项目91个,完成投资95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规划编制更科学。编制完成全县城乡总体规划、总体城市设计规划、33项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达到全覆盖,受到省百城办通报表彰。城市框架拉大到44.9平方公里。
    ●设施功能更完善。坚持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发展理念,加快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乌龙大道、楚相大道、西城大道等20条道路提升改造,设置城区主干道护栏18.2公里。改造洪河路南段等6条背街小巷。铺设改造供水管网9公里、污水管网2.8公里、燃气管网18公里。淮滨至胡族天然气高压管线正式通气,结束了我县槽车运输供气历史。1-6路公交线路全部实行公车公营模式,增加新能源公交车48辆,投放共享单车1500辆。完成碧波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成运营第二污水处理厂。绿色农超市场建成启用。新建垃圾中转站和公厕各4座。建成城市小游园8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0平方米。数字化城管信息平台建成投用,城市管理得到加强。县城建成区达24.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9.4%。
    ●城乡环境更宜居。实施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226户。持续开展“三城同创”,实施城市特色风貌整治和“行走淮滨”专项行动。加强道路清扫保洁,主干道路机扫率达100%。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采取市场化运营模式,投入资金2400万元,公开招标2家专业保洁公司,对16个乡镇(街道)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农村环境明显改观,建成人居环境达标村162个、示范村81个。完成期思特色小镇申报。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获得省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

(六)发展活力不断迸发
    坚持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持续增强发展动力。
    ●积极推进改革。推进“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事项由303项减少到106项。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取消121项,保留18项。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注册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481户,实现注册办证多证合一。完成县农联社改制农商行工作,当年批筹并挂牌开业,进度全市第一。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成全省县级一流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大厅。成立城市管理局,实现执法主体合法化和管理规范化。推进农村改革,完成土地确权颁证115.4万亩。推进农垦改革,完成土地确权9092亩。盘活“三块地”,实现收益资金8.6亿元。
    ●持续扩大开放。全年招商引资建成投产项目32个,落地开工项目71个。中建港务、中合农发、中核金控3家央企和1家世界500强企业国机集团苏美达纺织服装项目落户我县。

(七)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营造生态宜居环境。
    ●加强生态保护。推进林业生态县建设,完成造林1.13万亩,建成中原地区最大的落羽杉苗木繁育基地。完成美国白蛾和杨树食叶害虫防治34万亩。获得中国绿色生态模范县、中国十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最美宜居宜业宜游名县称号。
    ●加大污染治理。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拆改燃煤锅炉7台,取缔“小散乱污”企业84家,拆除非法加油站点14座。秸秆禁烧保持“零火点”,城区烟花爆竹禁放成效良好。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18天,PM10累计平均浓度74微克/立方米,PM2.5累计平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超额完成市定目标。全面落实河长制,完成河道黑臭水体综合治理22.7公里。关闭搬迁规模养殖场户

128个。
    ●实施绿化工程。坚持以绿荫城,打造西城大道、楚相大道两侧绿化景观带,推进龙泉路、文化路等7条路绿化建设,新增道路绿化面积5万多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621.7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9.6%;绿地面积541.7公顷,绿地率达34.5%。获得省级生态乡镇2个、生态村16个。

(八)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坚持把民生作为第一目标,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全年用于民生支出达32.85亿元,增长29.1%。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重点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15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89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市五运会上获得青少年项目全市第1、成人项目全市第2。完成19所农村学校“全面改薄”任务。投入资金1329万元,新购置18辆救护车及车载医疗设备,乡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积极创建河南省文化先进县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县文化馆、图书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淮河博物馆达到国家三级馆标准。完成10个食品药品监督基层所建设,省考核验收全市第1。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累计报销3.5亿元,报销比例平均提高10.9个百分点。发放农村低保资金5185万元、农村特困人员资金1793万元。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市县乡村视频监控联网建设,建成各级平台737个,整合联网监控探头6667个。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成乡镇消防站15个。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扎实开展国防教育和征兵宣传,圆满完成兵员征集任务。全市人防宣传教育“五进”现场会在我县召开。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强化网络安全管控,全力推进“平安淮滨”建设,荣获全省综治和平安建设优秀县称号。


2018年3月17日 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