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565553317

张明勤:致富不忘乡邻

 来源:信阳日报  符 号 任建华

今年56岁的张明勤,是淮滨县富民家庭农场负责人。2012年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2015年被市政府授予“信阳市劳动模范”。

目前,张民勤从事农业已有12800余天。潜心研究农业种植的他,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农业“土专家”。1991年,他远赴黑龙江省承包土地1145亩,种起了水稻。2011年,“学”有所成后,返回家乡在淮滨县固城乡流转土地1376亩,依托农业科技,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千里之外承包土地20年

张明勤是淮滨县栏杆街道欧坡村人,家里世代以农为业。1991年,他在黑龙江当兵的弟弟回家省亲。张明勤在与弟弟攀谈时,获悉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在得到妻子的大力支持后,他简单收拾行囊,随弟弟来到了千里之外的黑龙江省。

在黑龙江省,他先做了1年的建筑工。在得知国家正在开发北大荒的消息后,第二年,他就来到黑龙江省绥滨县普阳农场承包土地。160亩、340亩……3年时间他共完成土地承包1145亩,全部种植水稻。在那里,他一干就是20年。

“上世纪90年代的黑龙江农民不会插秧,我在那里教他们插秧。由于我种的水稻产量高、品质好、能卖上价,且给当地群众带去了技术与收益,为此黑龙江省绥滨县农垦局在我承包的土地上放映了半个月的电视剧作为奖励。”至今提起当年的情景,张明勤都难掩喜悦之情。

回家乡靠科技从头再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明勤的思乡之情越来越浓。2010年,张明勤回家探亲,看到家乡父老乡亲的生活状态仍是紧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生活并不富裕。他拿出了当时远赴千里之外打拼的劲头,放弃了黑龙江的事业,积极与邻村村民进行广泛的接触和联系,宣传土地流转及规模化经营、订单式生产的好处。在得到广大农民的信任后,2010年秋,他一次性流转土地1000亩种粮食。

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张明勤先后筹资60万元购进了收割机、旋耕机、插秧机、喷灌机等农用机械7台,进行田间机械化管理。为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张明勤在农业部门的大力帮助和精心指导下,将收获后剩下的秸秆就地粉碎还田。

“‘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这种传统说法,已不适应现代化的农业种植,我们必须依靠科技才能致富。”张明勤说。

2016年,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他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稻鳅种养。目前,已流转土地1376亩。

稻鳅种养模式能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农业污染。种出的水稻生态、环保,养出的泥鳅绿色、有机。

2018年秋,淮滨县农业技术人员现场对张明勤采用稻鳅种养技术取得的成果给予测定。现场收上来的水稻经过测产,达到658斤。张明勤算了一笔账:“粳米每斤6元;每亩养泥鳅1万尾,可产600斤至700斤,每斤价格在15元。这样除去每亩种子和挖糖、饲料等成本,可实现每亩纯利润7000元左右。”

目前,张明勤稻渔种养基地规模已达560亩。“去掉各项成本,我一年轻轻松松能赚300多万元。”张明勤笑着说。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致富不忘乡邻,张明勤发挥劳模作用,积极投身精准扶贫大潮中。他采用“基地+农户”的方式,依托种养基地对39户贫困户开启了3项有效帮扶模式。一是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养殖基地统一提供水稻良种、鳅苗及饲料,并提供全程技术指导,统一订单回收水稻和泥鳅,实现贫困户生产脱贫。目前,已带动3户贫困户开展小苗分散养殖。二是针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由基地对其土地进行托管经营,贫困户享受分红。目前,已带动12户贫困户进行土地托管经营。三是针对个别有特殊情况的困难户,基地在支付贫困户土地租金的同时,给予其劳务报酬。目前,24户贫困户的土地已流转在基地使用,他们均在基地务工。

受张明勤影响,淮滨县的稻鳅、稻渔种养项目已在该县14个乡镇、30个村落户,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60户、1300人。

“行百里者半九十。”张明勤是一名追梦人。下一步,他将围绕扩大土地面积、抓好技术培训和建立绿色高产高效种植示范区等做文章,助力淮滨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向着美好生活奋进。

2019年7月17日 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