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565553317

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郑海学

 来源: 甘肃科技报记者 颜岩

郑海学,男,1979年4月生,河南省淮滨县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就职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OIE/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现任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口蹄疫流行病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先后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和“青年英才”等;是农业部兽药评审专家,甘肃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口蹄疫学分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J Virol、Virol和Vaccine等期刊审稿专家。主要从事口蹄疫等病毒基础理论和防控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杰青、国家科技支撑、农业部948等项目课题10余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新药注册证书6项,完成临床试验2项;授权发明专利12项,其中1项获2016年中国专利优秀奖和2015年甘肃省专利一等奖。2015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奖青年创新奖、以主要完成人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10余项,2018获第九届甘肃省青年科技奖。


在当代,中国的科学家从来没有缺席疫苗的研发,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谁都知道,疫苗能挽救生命,让包括人类的生命得以生存延续。专攻口蹄疫病毒的郑海学, 2013年成功研发了O 、A和Asia1型三价疫苗,生产应用全国并出口,实现了国际首例反向疫苗产业化,有力保障了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引领了动物疫苗行业的发展,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这一突出贡献,也让郑海学以第二完成人获得了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殊荣。2017年,实现了国际首例的重组猪O和A二价疫苗,2017年12月获得了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2018年在两家企业生产,并在全国应用,成为我国口蹄疫防控的主导产品,防控成效显著。 Asia1型口蹄疫近6年无疫,2018年全国退免;A型口蹄疫疫情控制稳定,有望2020年实现免疫无疫。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战略,我国科研事业正逢史无前例的好机遇,这也成为科研人员报国的好机会。我们的根本任务是出成果,出人才,推动行业发展。比起获得的众多荣誉,我认为,解决国家疫情防控重大需求,给老百姓带去实实在在的实惠,才是更幸福的一件事,也是很纯粹的一件事,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眼前的郑海学,睿智厚实,沉稳大气,探索拯救病毒的高效疫苗、夯实基础理论、开拓技术创新、攻克防控难题、打造一流团队正成为他肩负的重任和使命,他的生命与钟爱的事业相融,他的信念与坚持科研并行。


少时情结  不期然与学业暗合


      当记者问及走上兽医研究之路的经历时,郑海学说,小时候懵懵懂懂,对这个世界还没有认识,谈不上什么梦想。但是儿时的生活经历,成为他一生无法抹去的记忆。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猪、牛、羊等动物印象颇深。那时候,家家户户都靠着养一两头猪来改善生活和贴补家用,养猪基本都靠运气,谁家运气好就不得猪瘟,那种运气太偶然了。现在回想,哪有运气可言。猪瘟一来,很少有幸免的。当时我母亲也养了两头母猪,刚出生的小猪过不了一周就死了,我母亲难过地抹眼泪,猪养不活,家里经济收入来源断了,对母亲来说就是损失,打击不小。”郑海学说,那时候留给他的深刻印象就是——养猪特别难。

      而考入河南农业大学,其实并不是郑海学的初衷,他被调剂到该大学,学习牧医工程学院的卫生检疫(兽医)专业。大学四年,在郑海学看来“过得不踏实”。毕业后,郑海学奋力拼搏,考取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研究生阶段,我找到了兴趣点,仿佛又回到高中时的那种繁忙与充实。”郑海学说,点燃自己兴趣的点,有两个背景。一个是1997年克隆羊多莉诞生,“克隆”这个词震惊了世界,也惊醒了郑海学,给他的认知带来了巨大冲击,“多莉羊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来临,可以实现对生命体的克隆和编辑。”而另一个,就是他跟随导师刘湘涛和谢庆阁,参与建立RNA病毒感染性克隆课题项目,与“克隆”技术有关,令郑海学激情沸腾。他明显感觉到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够,他开始恶补病毒学、免疫学,尤其是生物化学。就这样,郑海学拼命吮吸专业知识,查阅大量与“感染性克隆”相关的文献,一边夯实基础理论,一边埋首实验室。上了两年研究生的郑海学因成绩优秀,又以全院第一名的成绩成为直博生,硕博连读五年的郑海学,完成了口蹄疫病毒等多种RNA病毒的感染性克隆,形成系统的科研思维,为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临危受命  投身于疫苗攻坚之战


      2009年,60年不遇的A型口蹄疫首次在中国发生。此时的郑海学,刚刚从英国学习回来,准备去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工作,在办理上海落户手续的路上,郑海学接到兰州兽医研究所才学鹏所长的电话,告知“研究所发展遇到困难,需要你的帮忙。”郑海学听闻,义不容辞拖家带口赶赴兰州兽医研究所。

      一场攻破A型口蹄疫的疫苗之战悄然打响。

      “实际上,当时我也很纠结,对该流行毒株还没有高效疫苗可用。而且,我们的研究进展并不顺利。”郑海学说,为了一门心思攻破难关,加班加点成为惯常。

      “A型口蹄疫中的疫苗种毒,要用人工去构建。就像‘种子’一样,亩产要高,种子要好。对于疫苗而言,也需要好的抗原产量高的疫苗种毒,同时还要保证免疫原性、稳定性要好,这是我们当时攻关的重点。”郑海学说,拯救毒容易,但要制备高低度的却不容易,为此他们反反复复做实验。

      春节期间,郑海学无心过年,与同事郭建宏埋首实验室,他们成功找到了突破口,“我们首先用基础研究证明出3’端非编区突变导致的低度很低,不适合疫苗。经过对原因的查明,我们把框架构建成高低度的种毒框架,把流行的抗原替换进去,问题得以突破,基础研究带动了种毒的效价的提升。

      这一关过了,可研究又“卡壳”了。

      “整个毒拯救不出来。一直做实验,但也一直找不出原因。”郑海学说,前期实验都是按照方案进行,理论论证没有任何问题,但就是出不来毒,不知道什么原因。

      为此,郑海学决定对口蹄疫病毒基因组8000碱基进行分析,测通全基因,“我们已经无路可走,只有将整个病毒基因组全部测通,最后发现一个碱基突变导致了致死性,这就就意味着一个基因的碱基突变,导致我的整个毒出不来。我把它突变回来,放到细胞中去拯救,重组毒很快就拯救出来了。”郑海学解释说,含有七八千个组成的基因,实验操作要紧密,一个碱基都不能变,一个碱基突变就导致后期的结果出不来。

      究竟是何原因造成了碱基突变呢?郑海学说,“有可能是做基因片段过程中发生的,这不是人为的,不易察觉,只有将基因组连在一起,‘卡壳’恰好显现出来。因此,我不得不进行全基因测通分析,就像是拆一个大飞机,对每一个零件从头查看,分析原因,一一排除。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话一点不假。在科研人员交流成果时,你不知道他经历了多少次失败,从失败中不断总结,提升、促进实验,最终获得成功。我们前期要对研究方案可行性做好分析论证,不断从实验中去求证,获得成功率就高一些。在方案与理论可行的情况下,实验仍然不成功,就要分析,及时调整方案,再去试验,直到成功。安全、有效、质量可控,这是家畜疫苗的八字标准,必须去满足和实现。”郑海学道出自己的科研心得。

      在A型疫苗制苗种毒拯救成功后,郑海学马不停蹄,用发明的单质粒口蹄疫病毒拯救系统,以不断深挖的理论为依据,实现制苗种毒的定向设计构建和多种性能提升,制备出产能高、抗原性好、稳定性强、无致病性、速效长效的制苗种毒。郑海学为了早一点拿到新兽药证书,他全副精力投入到研究之中,缩短研发和申报历程,通过对种毒多种性能提升,实现了国际首例的重组猪O和A二价疫苗。

      “作为家畜疫病科研人员,让自己的研发尽可能缩短时间,尽快让科研成果应用落地,造福人类,这是最为迫切的愿望。

      随着重组A型疫苗制苗种毒拯救成功,大幅度提升了抗原产能、提高了抗原性和免疫效力。疫苗产品推广应用于全国,并出口蒙古、越南、朝鲜等国,成为口蹄疫防控的主导产品,累计销售79.94亿元(2018年底),成果转让费4.42亿元。

      “每次经过草原,看到草原上大片的羊群牛群,我都特别自豪,这有可能就是用了我们研发的疫苗。”郑海学说,有次去养猪场,养猪场的负责人见到他非常高兴,握着他的手连连说,“原来这个疫苗是你研发的。用了你的疫苗,我养的猪又健康又安全。


随时备战  致力于防控技术之路


      2月5日,是农历2019年春节的第一天。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总干事莫妮卡·艾略特表示:“自去年8月中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从上到下,各级政府第一时间都采取了有力的防控措施,并采取了许多疫情控制的重大举措,使防控质量不断提高。从目前来讲,中国的政策都是正确的。从2018年11月起,中国疫情已经呈下降趋势,评估情况比较乐观。我们对中国能够控制疫情非常有信心。

      令中国老百姓一度恐慌的非洲猪瘟渐渐走远。但针对非洲猪瘟国际上尚未研发出疫苗,只有理论创新才可能带动疫苗创制难题的突破,郑海学他们将其免疫机理研究作为长期攻坚的一部分。

      “遇到疫情,我们随时备战,还要提前布局,利用实验平台,进行战略性疫苗研究,就像是提前建牢和加固防御盾牌,抵挡疫情来袭,保护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除了非洲猪瘟,猪场新病毒塞内卡病毒(SVA)病发生,干扰口蹄疫防控。去年,农业农村部官网公布了《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塞内卡病毒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塞内卡病毒此前主要在巴西、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流行,但是据报告已经传入我国并且在小范围内零星发病,为此,也引来社会的广泛关注。

      “塞内卡病毒病是全球新发和新传入我国的病毒,其感染、致病和免疫应答的机制仍不清楚,而且没有商品化的疫苗和诊断技术,一旦发生SVA 疫情,很难进行有效控制,成为全球急需解决的难题。”郑海学说,为了理解SVA的感染、致病和免疫应答,阐明其致病和免疫机制,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了有效控制该病流行和蔓延,建立精准、便捷的诊断方法,创制高效的疫苗。郑海学迅速成立攻关小组,紧急攻关。

      与时间赛跑,经过反复实践、小心求证,郑海学团队快速开展和完成了塞内卡病毒流行病学监测、关键防控技术研究,及时向兽医局和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提交了防控对策的建议,并协助起草了《塞内卡病毒病防治工作的建议》,同时,在国际首次报道了塞内卡病毒疫苗研制成功,研究成果发表在Vaccine(2018),顺利通过农业部评审,并获得临床试验批件1项。由此,郑海学带领的研究团队完成了塞内卡病毒疫苗和诊断等关键防控技术,为国家控制和净化该病提供了技术支撑。


争先创优  倾力于塑造团队之魂


      已是晚上九点多钟,兽医研究所的实验楼灯火通明,不少研究生、博士生进进出出,有查文献、写论文的,也有在实验室做实验的。在走廊墙面上有一块公告栏,上面贴有团队科研和学术运行进展情况表,论文发表明细,内部奖助金申请;有“发内心虔诚以敬畏,置科学研究以风骨,还专家教授以尊严,给科研技工以从容,赋博士硕士以自在”的课题发展理念,也有“学品如人品,人品不能低;实事是求是,求是为真理;科研需创新,创新源动力;同事尤同舟;同舟即共济”的个人成长箴言……从中,郑海学倾心打造一流团队、塑造精神之魂的理念可窥一斑。

      说到对研究生或博士生的培养,郑海学认为,“实事求是必须秉承的研究态度,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未知和创新发展;原则性的学术操守也要遵守,人品是第一位;不断深挖理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研究技能,这样的科研之路才能走得更平稳。如果技术理论弱,走起路就比较费工。”郑海学说,对于学生的论文写作以及科研兴趣的培养,需要的是“慢工出细活”,先期一一引导学生正确写摘要、引言、材料分析、结果讨论,按照固定格式发表成功后,学生慢慢有了成就感,兴趣也就慢慢形成了。“我一再强调的是,论文就是用数据在说话。科研最大的特点是不能推测,要用数据支撑。”就在今年,郑海学所带的研究生已经在病毒学知名杂志J Virol发表了4篇论文。

      “没有什么比教育人更急迫的。”人格的塑造成为郑海学教育学生的一个基准点。“我们团队获得成果奖后,会发放一部分助学金,杜绝学生‘啃老’现象,促其尽快剪断与父母的经济‘脐带’,实现人格独立,提升个人成长的品质,提高科研能力。

      既培育科研成果,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这是十多年来郑海学坚守的理念和坚持的方向。如今,郑海学的团队管理有序,透明阳光,已经从当初的“一兵一卒”,发展壮大到七八十人。团队成员有来自兰大的,也有来自上海、哈尔滨的,还有来自荷兰的。2018年9月,兰州兽医研究所十个创新团队进行中期考评,郑海学所在的团队在基础研究、技术突破和产品创制等方面发展良好,成绩显著,获得了全所第一名。

      “这个团队是大家共同打造的,多年来,形成了独特的团队文化,人人用行动去传承与发扬。团队精神感染、影响和激励着新生力量的成长,也激励着周边团队一起成长。

      对于郑海学来说,最幸福的事就是科研与育人。“生物学是精细的,也是非常丰富的,是微观世界中一个更为美妙的世界,它唤起了我的科研热情和激情,我愿意投身到科研中,攻毒构建疫苗种毒,消灭疫情,做好防控,服务社会。我也更愿意培育新人,慢慢积累培育高层次人才,带领团队奋斗钻研,按照‘三个面向,两个一流’的指导思想,实现科研报国梦想。


2019年7月26日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