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565553317

杨建国:高质量、可持续、绿色发展的“淮滨样本”

来源:环球网

最近一个月,信阳成了全国瞩目的焦点。特别是以乡村旅游、扶贫产业等为亮点的脱贫模式,成为了全国竞相学习的样本。

9月25日,河南举行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9场发布会上,信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尚朝阳做了题为“老区信阳的绿色脱贫之路”主题推介。

发布会上,尚朝阳将绿色脱贫的“信阳模式”总结为:“我们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进经济发展高质量,努力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有更大作为,扎扎实实向着全面小康的目标迈进。”

除了全域旅游和特色扶贫产业发展外,绿色脱贫的“信阳模式”还有哪些新维度?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高质量脱贫到高质量发展,“信阳模式”有哪些新的动能和支撑?

带着这些问题,9月29—30日,笔者赴河南省淮滨县,围绕临港经济、乡村振兴、产业集聚区等主题,考察园区、企业,并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进行了座谈交流。

之所以选择淮滨作为本次考察的地点,主要由于淮滨在整个信阳市县域当中的特殊性。

一方面,信阳工业基础相对较弱,而淮滨县近年来,在工业方面,无论是发展的速度还是质量,在信阳全市表现极为突出。

随着产业集聚区战略施行,尤其是淮滨近两年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上的突飞猛进,淮滨县域经济完成了极大飞跃:由“十一五”末全省倒数第一跃升到2018年全省158个县区第43位,近两年更是连续跃升了24个位次,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在县域经济普遍迎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淮滨的成绩更让人惊叹。

另一方面,淮滨又有着多项国家级政策优势叠加的发展优势。以淮河生态经济带为引领,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等四大国家战略叠加,为淮滨经济再度转型腾飞,打下了最扎实的基础。

从这两方面来看,淮滨有基础,有优势,同时在信阳全市有着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在信阳从绿色脱贫向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淮滨的探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两天考察下来,笔者将淮滨探索总结为高质量、可持续、绿色发展的“淮滨样本”。

首先,淮滨绿色发展的最关键的支撑是“以水兴城”。

淮滨县坐拥淮河主航道,是信阳地区乃至河南省唯一的传统航运大县,淮滨县发展临港经济既有航运基因又面临强大的发展机遇。

2018年10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淮河生态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直接点名“支持淮滨建设临港经济区、支持淮滨打造内河水运口岸、支持淮滨依托港口建设物流园区”,三点直接点到淮滨县。这意味着淮滨县作为信阳乃至河南唯一的传统航运大县,迎来历史发展重大机遇。

考察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后,笔者认为,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建设恰逢其时,顺应国家战略之势,是淮滨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信阳淮滨经济区建设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是淮滨下一步发展的潜力所在,更是淮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

笔者也从对外开放和产业转型升级两个角度,为淮滨临港经济提出了建议。

笔者建议,淮滨县下一步“问河借力”,跳出淮滨看淮滨,放眼全局开新局,在全省乃至一带一路大框架下进行谋划,紧紧抓住并用好 “一带一路”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历史性机遇,架构起临港发展的大桥梁大通道,依托港口发展临港产业,打造临港经济区,发展多式联运,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港口-产业-城市”良性发展,打造河南省融入淮河生态经济带国家战略的重要示范区、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窗口、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其次,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的“淮滨样本”。

今年年初,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启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其背景正是当前县域在产业发展上,遇到了不少难题,需要持续强化产业集聚区的支撑作用。

但在淮滨产业集聚区考察时,被火热的生产现场,极快的项目推进速度,以及产业集聚化发展程度,深深感染。

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淮滨县产业集聚区是今年考察过,发展态势最好的产业集聚区。

考察中,注意到了一些亮点:

第一,项目推进速度非常快,以顺发项目为例,从去年12月接触,今年一月签约,3月投产,整个项目基本呈现出一月一台阶的发展态势。而顺发是这两年淮滨纺织服装企业落地的缩影。

第二,产业链的智能化、链式发展程度极高,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考察时发现,一个8000多平的标准化车间内,仅需50名员工,各类智能化生产机器轰鸣不止,智能车间得到普遍应用。而且通过淮滨还通过持续优化产业链,全力打造了产业闭合圈,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

第三,社会资本参与程度很高。淮滨县纺织服装产业十个专业园区中,有一半是社会资本投资兴建,这点在河南,乃至全国县域产业园区中,也极为少见。

更有趣的是,淮滨这些专业园区还带有极强的地域属性,苏州、嘉兴、浙商等园区的名字背后,其实正是企业报团转移,在淮滨得到很好的承接。

第四,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对脱贫攻坚带动力极强。

参观时,每家企业都在介绍时都会提到企业生产与扶贫车间的结合情况,每家企业都会提到带动了数百名贫困人口,这种产业撬动脱贫的模式,做得非常扎实、具体,成效也非常好。

第三,“党建联盟+产业联盟”的乡村振兴“淮滨模式”。

乡村振兴中,如何有效解决农民组织化、生产规模化的难题?这个问题,很少有县域能够回答。常见的乡村振兴方案,都侧重于从产业后端往前倒退,真正从农户,特别是贫困户需求出发,把他们生产力组织起来,形成发展合力,并不多见。

在淮滨考察乡村振兴推进情况,发现了一个破解上述问题的创新模式:党建联盟+产业联盟。

淮滨根据全县26个特色产业的发展特点,构建产业联盟,并同步建立26个党建联盟,以党建为纽带,联合同一产业中各类党组织的力量,打破阵地壁垒、制度壁垒、管理壁垒,实现同一产业内党组织的有机联结、互融互动。

通过建立“党建联盟”,有效解决产业经营主体各自为战、相互分离的问题,实现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的最大化。

这种形式,能不能有效解决农户最深处的需求呢?

答案是能。以考察的芡实产业为例,农户最深处的需求是,如何解决5%的老籽卖不出价格的问题。

而通过党政联盟+产业联盟的方式,以引进芡实饼干加工等多种形式,成功让这部分老籽变废为保,仅这一部分就能让农户增收几百元。

淮滨的双盟模式,通过跨区域组建了26个特色产业“党建联盟”,把其中涉及的75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7个贫困村全部吸纳其中,实现产业内企业(合作社)、农业基地等经营实体的聚合。

此外,淮滨还将电商与双盟结合起来,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实现电商企业、合作社的特色产品线上与线下销售有机结合,有效带动了农户增收,助推了脱贫攻坚。

可以说,特色产业党建联盟,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创新之路,是实现“党建强”与“发展强”互促共进的有效路径。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淮滨脱贫摘帽之年。对于当下的淮滨,正在将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以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绿色脱贫、绿色发展之路,更加积极挖掘自身优势,注重突出区域特色,努力走出一份高质量脱贫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高质量、可持续、绿色发展的“淮滨样本”。


2019年10月10日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