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565553317

淮滨县2017年夏花生施肥指导意见

来源:淮滨县农技站

淮滨县是种植花生大县之一,花生播种面积常年20万亩左右。为了提高花生的施肥技术水平,切实保证我县花生持续丰产稳产,结合当前生产实际,提出2017年夏花生施肥指导意见,供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参考。

一、总体思路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促进农民增收。重点提高高油酸油用、食用夏花生施肥技术水平。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肥料利用率为目标,“配供统施、机施深施、水肥调节”为重点,实行农机农艺相融合,有机无机相结合,着力建立以科学化指导为基础、市场化运作为根本、标准化服务为特征、规范化管理为保障的农化服务与机械化施肥新机制,提升机械化施肥、促进夏花生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提升花生产业质量效益与产品竞争力。

二、施肥分区

根据河南省“四优四化”规划,结合我县水、肥、气、热等自然条件及种植品种等,把淮滨县划为优质小果花生区。

三、施肥技术指标与大配方

汇总我县多年测土配方施肥研究成果,结合花生测土配方施肥的土壤、气候特点,以地定产、以产定氮,以土壤磷、钾丰缺等级确定磷钾肥用量,制定、推荐淮滨县夏花生区域施肥技术指标与大配方(见表1)。

表1  淮滨县夏花生大配方推荐

产量水平(kg/亩)

底肥

花针期

一次性施肥

配合式

施肥量(kg/亩)

品种

施肥量(kg/亩)

配合式

(45%)

施肥量(kg/亩)

<250

15-15—15

或相近配方

35--40

尿素

4-6

18-13-14

或相近配方

40--45

250-350

40--45

5-7

40--50

>350

40--50

6-8

45--50

<300

17--13—15

或相近配方

35--40

尿素

3-5

20-10-15

或相近配方

40--45

300-400

40--45

4-6

40--50

>400

40--50

5-8

45--50

注:1.大配方推荐以45%含量计算,若采用其他含量,按比例折算即可,同时施用量适当增减;

2.连续三年秸秆还田的田块可减少钾肥施用量,高肥力地块肥料用量可适当减少;

3.在生育关键期适当叶面补施部分磷肥、钼肥或钙肥。

四、施肥建议

花生在整个生长期中,需肥种类较多,对各种养分的需求也不同,其自身有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花生施肥以基肥为主,适量追肥。对钼敏感,钙也有一定增产作用。

耕地前撒施全部有机肥、磷钾肥和70%氮肥,有条件地区可同时撒施20-30公斤石膏粉,补充钙元素,做到深施、匀施。机播地块可将部分化肥用播种机施肥器施在垄中间。起垄播种地块,可结合起垄将2/3种肥包施在两个播种行下方10~15厘米处,剩余1/3种肥施在垄中间,做到深施、匀施。中低产地块,可结合播种作种肥集中施用,但要种肥隔离,防止烧种。钙肥要与有机肥配合施用,防止过量施钙引起不良后果。

中后期根据长势进行叶面喷肥,如硼、锌(0.2%)磷酸二氢钾(0.1-0.2%)能起到保叶、保根、延长顶叶功能期。。根据花生简化施肥的要求,主要推广利用机械化进行叶面喷施,并结合喷药,以达到养根护叶、防治早衰、抗病增产的目的。一般肥力水平较低的花生田以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为主,快速补充养分。中、微量元素因缺补缺,可补充营养、防止早衰,提高抗旱、抗病等抗逆能力,提高荚果饱满度。

根据花生长势,可选择关键生育期喷施2-3遍,也可与非碱性农药(碱性农药主要为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等)配合施用,可增加药效。其中,开花下针期:开花前后10天配合喷药喷洒。主要作用促进开花,提高坐果率。结荚期(膨果):主要作用提高成果率。饱果期(后期):主要作用是防治叶斑病,防早衰,提高荚果饱满度。喷施时间以上午11点前或下午16点之后为宜,忌用铁、铝等金属容器,避免与铁、铝等金属离子起化学反应。

五、工作要求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农业部门一定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迅速行动起来,狠抓措施落实,搞好各项服务,确保今年全县花生科学施肥顺利开展,切实打牢花生丰收基础。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各级农业部门要集中人力、集中精力、集中时间,组织机关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狠抓花生科学各项措施落实。

(二)搞好花生技术培训宣传

通过召开花生施肥现场会、举办培训班、电视广播专家讲座、专家咨询热线、网络宣传、发放技术资料、农技110、科技直通车等形式,将花生关键施肥技术落到实处,努力做到“家家都有明白人,户户都有明白纸”,提高花生施肥技术的到户率、到田率。

(三)开展好“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

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掌握花生施肥技术动态,搞好技术服务,落实关键技术措施,指导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2017年5月26日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