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565553317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简介

“土壤三普”的总体思路

遵循土壤普查的全面性、科学性、专业性原则,衔接已有成果,借鉴以往经验做法,坚持摸清土壤质量与完善土壤类型相结合、土壤性状普查与土壤利用调查相结合、外业调查观测与内业分析化验相结合、土壤表层采样与重点剖面采样相结合、摸清土壤障碍因素与提出改良培肥措施相结合、政府主导与专业支撑相结合,统一普查工作平台、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工作底图、统一规划布设采样点点位、统一筛选测试分析专业机构、统一全过程质控。

总结起来:“六结合”“六统一”是“土壤三普”的总体思路。

土壤普查的全面性、科学性、专业性原则

1)守耕地红线藏粮于地保粮食安全,农业代化精准化管理,特色农产品生产满足国民食物多样性需求等需要查清土壤适宜性。

2)影响土壤质量的内因外因都变化巨大,已有的单项调查目标单一、指标不全、覆盖面有限。土壤三普全面查清土壤质量,核实完善土壤类型,建立最新的土壤基础数据库和土壤类型图。

3)土壤普查涉及野外选点、取土样、挖剖面、室内分析化验、制图等众多环节,每个环节技术专业性要求都比较高。衔接已有成果,借鉴以往经验做法土壤二普、国土三调、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耕地质量调查评价等。县级校核调查样点布设时,注意与相关调查结果衔接。

形成土壤三普系列成果:

通过对110亿亩农用地的“体检”形成:

1.以土壤分类系统为基础的更新土壤类型图、属性图等成果;

2.以土壤理化性状普查为核心的土壤数据库和样品库;

3.以不同类型土壤质量及障碍状况分析为基础的土壤适宜性评价报告;

4.以区域土壤特征为基础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布局分析报告;

5.以土壤水、肥、气、热分析为基础的可垦耕地资源分析报告;

6.以典型区域生物多样性分析为基础的土壤健康评价报告;

7.以重点区域可垦资源调查为基础的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报告。形成我国新的土壤分类成果、土壤基础数据,为科学利用土壤服务。

普查的对象和内容

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林地、草地中突出与食物生产相关的土地(多数林地、草地受人为影响较小,布点稀疏;侧重点是在与食物生产相关的区域——木本粮油、放牧割草草地,按标准布点,甚至可以适当加密),未利用地重点调查与可开垦耕地资源相关的土地,如盐碱地等。

普查内容:

土壤性状普查、土壤类型普查、土壤立地条件普查、土壤利用情况普查、土壤数据和土壤样品库构建、土壤质量状况分析、普查成果汇交汇总等。其中,以校核与完善土壤分类系统和绘制土壤图为基础,以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普查为重点,更新和完善全国土壤基础数据,构建土壤数据库和样品库,开展数据整理审核、分析和成果汇总。查清不同生态条件、不同利用类型土壤质量及其障碍退化状况,摸清特色农产品产地土壤特征、耕地后备资源土壤质量、典型区域土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全面查清农用地土壤质量家底。

组织实施

总体时间安排:202220254年,2022年启动土壤三普工作(发文件、召开会议、制定规程规范等),开展普查试点;20232024年全面铺开普查;2025年进行成果汇总、验收、总结。“十四五”期间全部完成普查工作,形成普查成果报国务院。

2023年8月28日 08:52